基本信息
【藥材名稱】蘄蛇
【英文名】AGKISTRODON
【別名】大白花蛇、棋盤蛇、五步蛇、百步蛇
【來源】本品為蝰科動物五步蛇Agkisrrodonacutus(Guenther)的乾燥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臟,洗淨,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盤狀,乾燥後拆除竹片。
【性狀】本品卷呈圓盤狀,盤經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上齶有管狀毒牙,中空尖銳。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氣腥,味微鹹。
簡介
蘄蛇,具有藥效。蘄蛇最早見於《雷公炮炙論》稱白花蛇。《開寶本草》云:“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本草圖經》云:“今黔中及蘄州、鄧州皆有之。”《本草綱目》云:“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蘄蛇擅名。然蘄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貨,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又曰:“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紋,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以上特徵描述,均與現今藥用蘄蛇特徵一致。蘄蛇拼音為Qishe英文名為AGKISTRODON,別名為棋盤蛇、五步蛇、百步蛇。性味歸經為甘、鹹,溫,有毒。歸肝經。有祛風,活絡,定經的功效。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臟,洗淨,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盤狀,乾燥後拆除竹片。屬腹蛇科、腹蛇屬,咬人後五步即死。蘄蛇全身黑質白花,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又叫白花蛇,褰鼻蛇。頭呈三角形,背黑褐色,頭腹及喉部白色,間或少數黑褐色斑點,稱“念珠斑”。屬部側扁,尾尖一枚鱗片尖長,稱角質刺,也叫“佛背甲”。蘄蛇產於蘄春蘄州龍峰山,兩湖、三角山一帶,喜食蛙、蟾蜍、蜥蠍、鳥、鼠等。成長極慢,現也成為瀕危動物。蘄蛇味甘鹹、性溫,具有祛風濕、散風寒、舒筋活絡等藥效。
特徵
蘄蛇體長120-150厘米,大者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三角形,與頸部可明顯區分,有長管牙。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鼻孔與眼之間有一橢圓形頰窩,為溫覺感受器官。背鱗多為21行,少數23行,除靠近腹鱗的1-3行鱗細弱外,其餘均是強棱並具有鱗孔,棱的後半隆起成嵴,所以體表很粗糙。腹鱗雄性為157-165片,雌性為163-171片。尾下鱗雄性56-63片,雌性52-58片,前端約20枚為單行或雜以個別成對的,尾後端為雙行;尾尖一枚鱗片側扁而尖長,角質化程度較高,形成一角質刺,俗稱"佛指甲"。
背面棕褐色或稍帶綠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塊17-19個,尾部3-5個,此斑由左右兩側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攏形成,偶爾也有交錯排列的,斑塊邊緣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整齊的小黑點;腹部中央和兩側有大黑斑。
尖吻腹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全長120~150cm,大者可達200cm以上。尖吻腹蛇頭大,三角形,有長管牙,吻端有鼻間鱗與吻鱗尖出形成一上翹的突起;鼻孔與眼之間有一橢圓形頰窩。背鱗具強棱,21(23)~21(23)~17(19)行。腹鱗157~171。尾下鱗52~60,前段約20枚為單形或雜以個別成對的,尾後段為雙形;末端鱗片角質化程度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背面棕黑色,頭側土黃色,二色分明;體背棕褐色或稍帶綠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斑塊17~19個,尾部3~5個,此斑由左右兩側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攏形成,偶爾也有交錯排列的,斑塊邊緣色深;腹面乳白色;咽部排列不規則小黑點;腹部中央和兩側有大黑斑。
尖吻蛇吻端尖而翹向前上方,頭呈三角形,與頸部區分明顯;頭背黑色,
頭側自吻棱經眼斜至口角以下為黃白色,頭、腹及喉亦為白色,體粗壯,尾較短,全長可達1.5米,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個方形大斑,其邊緣淺褐色,
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略呈3縱行,有的若干斑塊互相連續,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點斑。吻鱗甚高,上部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鼻間鱗1對,亦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頭背具對稱的而富疣粒的大鱗;有頰窩;眶前鱗2,眶後鱗1,有1較大的眶下鱗,上唇鱗7。背鱗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結節狀強棱.腹鱗157~170;肛鱗完整;尾下鱗52~59,大部分雙行,少數為單行;尾後段側扁,末端一枚鱗片側扁而尖長。
藥品簡述
主治: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生態環境:怕風、怕光、喜棲陰濕環境。活動少,行動慢,陰雨天較為活躍,晴天或白天較少活動。
資源分布:主要產浙江及廣東、廣西等省。
藥材基源:本品為蝰科動物五步蛇Agkisrrodonacutus(Guenther)的乾燥體。
採收儲藏: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臟,洗淨,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盤狀,乾燥後拆除竹片。置乾燥處儲存,防霉,防蛀。
性狀:本品卷呈圓盤狀,盤經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上齶有管狀毒牙,中空尖銳。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氣腥,味微鹹。
用藥禁忌
1、血虛以及風熱者不宜。2、有蘄蛇製劑引起過敏反應的報導。
化學成分
蘄蛇含有3種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胺基酸類含量高的由天門冬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絲氨酸、纈氨酸、硫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並含透明質酸酶、精氨酸脂酶及阻凝劑等。透明質酸酶,去纖維酶,凝結因子cf一1,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抗凝血因子,出血蛋白HP,磷酸酯酶A,磷酸二酯酶,ADP酶,ATP酶,膽鹼酯酶,5'-磷酸二酯酶,5'一核苷酸酶,L-氨基酶氧化酶,精氨酸脂酶,蛋白水解酶等。其它:多種胺基酸,骨膠原,脂肪等。
藥理作用
蘄蛇蛇毒對小白鼠的半數致死量(LD50)在8.9毫克以下,臨床死亡率為24%;把蘄蛇蛇毒作皮下注射時,在低至0.01%的濃度下即可以引起小白鼠和家兔注射部位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出血甚至發黑壞死。給家兔靜脈注射粗毒2毫克/公斤體重(〈1/2LD50〉劑量時,可使血液完全不凝固。在試管內,0.1%粗毒溶液0.1毫升能使家兔血漿(0.1毫升)發生凝固。這說明蘄蛇毒有"抗凝血"與"促凝血"雙重作用。
臨床套用
1、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竄之性,性溫通絡,能內走臟腑蘄蛇,外達肌表而透骨搜風,以袪內外之風邪,為截風要藥,又能通經絡,凡風濕痹證無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風濕頑痹,經絡不通,麻木拘攣,以及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常與防風、羌活、當歸等配伍,如白花蛇酒(《瀕湖集簡方》)。
2、小兒驚風,破傷風。本品入肝,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風去則驚搐自定,為治抽搐痙攣常用藥。治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之抽搐痙攣,多與烏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聖濟總錄》)。
3、麻風,疥癬。本品能外走肌表而袪風止癢,兼以毒攻毒,故風毒之邪壅於肌膚亦為常用之品。治麻風,每與大黃、蟬蛻、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風散(《秘傳大麻風方》);治疥癬,可與荊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驅風膏,(《醫壘元戎》)。
4、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治瘰癧、梅毒、惡瘡。
5、用蛇蠍散(蘄蛇、全蠍、蜈蚣等份,研末)每天3g,治療坐骨神經痛52例,治癒42例,好轉6例(浙江中醫雜誌,1982,6:273)。
常用配方
1、風濕頑痹,筋脈拘攣:配天麻、狗脊,酒浸服。
2、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配秦艽、當歸、五加皮等。
3、皮癬,惡瘡:配苦參、何首烏、刺蒺藜等。
文獻論述
1、《雷公炮炙論》:“治風。引藥至於有風疾處。”
2、《開寶本草》:“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面喎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大風疥癩及暴風瘙癢,腳弱不能久立。”
3、《本草綱目》:“能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痹、驚搐、癩癬、惡瘡要藥,取其內走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也。”。
生物學特性
生態環境
蘄蛇是變溫動物,隨著四季氣溫的變化,蛇的體溫發生變化,代謝率亦有所不同,所以其生活需要也有差異。蘄蛇一般生活于海拔100-1350米的山區或丘陵,多見於海拔100-700米草本繁盛的陰濕處。植被為常綠落葉、闊葉林,覆被率在50%以上。夏季多在陰涼通風有樹有水的陰坡。秋季多在陽坡,並在亂石、倒樹、草叢附近尋找適宜的洞穴越冬。
冬眠
由秋季到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蘄蛇的代謝率逐漸下降,當所有的生理活動減慢到一定水平,即進入冬眠。江西貴溪蘄蛇從10月開始進入冬眠。安徽、浙江蘄蛇冬眠期自"大雪"到第2年"驚蟄"約為3個月。冬眠期間,蘄蛇盤居在洞內,極少活動。活動周期
年活動周期自驚蟄至大雪約9個月。自3月份出蟄後,即四出活動。活動率從4月份開始升高,6月份為最高峰。7-8月份,白天氣溫在30℃以上,蘄蛇怕風、怕光、喜棲陰濕環境,活動少,行動慢,陰雨天較為活躍,晴天或白天較少活動。喜食動物。以蛙、蟾蜍、晰蜴、鼠類為食。多隱蔽在陰暗處,大多在夜間出來覓食,9-10月份活動顯著減少。11月份,蘄蛇在冬眠前活動略有增加,12月之後即進入冬眠。以白天、夜間的出現率對比,3-5月份差別不大,6-9月夜間明顯高於白天,特別是7、8月份白天氣溫高,氣候乾燥,多在夜間出現於山區溪澗旁。影響蘄蛇活動的主要因子是溫度、濕度和食物,氣溫在20-30℃活動最為適宜,在10℃以下,蛇就不太活動了,氣溫高達35-38℃時,蛇多向水邊集中,在水中游泳降溫能持續2小時。若在夜間用松把照明,蘄蛇則較為敏感並對火把有攻擊反應,用手電照射幾無明顯趨溫傾向。在雨水較多、溫度較高的季節,蘄蛇游散於四處活動,但在缺少遮蔽、乾旱或山勢過陡的山坡,很難找到蘄蛇。蘄蛇能上樹捕食鳥類,並喜歡和"石雞"(棘胸蛙)為伴。發情期
蘄蛇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孵出後2-3年,性器官即開始發育成熟,但仍繼續生長。通常在出蟄後(春季)和入蟄前(秋末冬初)發情求偶,杭州蛇園3-6月或10-12月,多數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嗅覺在求偶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發情期間,雌蛇尾基部的腺體分泌物奇臭,雄蛇藉此氣味追蹤雌蛇。雌雄接近時,雄蛇爬在雌蛇身上,常用下頜去刺激雌蛇的頭頸部,並伸出舌頭向其周身、尤其是向泄殖肛腔處嗅個不停。這時,雌蛇靜臥不動,雄蛇的尾部緊纏雌蛇不斷抖動,如此可以持續達數小時之久,偶爾,雌蛇會突然逃脫,雄蛇又緊追,重複以上動作。交配
雄蛇具有一對交接器,稱為"半陰莖",平時位於尾基部,交配時半陰莖由泄殖肛孔兩側自內向外翻出。每次交配只使用一側的半陰莖,以此插入雌蛇的泄殖肛腔中。交配時,兩蛇先相互纏繞後以尾相對,雄蛇的前半身體劇烈抖動,雌蛇伏地不動。交配時間一般為40分種到50分種,最長達1小時55分。交配後,兩蛇則分開。產卵
蘄蛇卵多產在天然洞穴中,洞道淺短平燥。每次產卵的數目多少不等,年輕母蛇產卵早但數量少,老年母蛇產卵遲但數量多,一般為11-29枚,最多達38枚。卵橢圓形,剛產出時,卵殼淡乳酪色或具有白色花斑,表面柔軟,用肉眼可見卵內有密布的血管。大的卵,卵徑約45×25毫米,小的卵,卵徑為40×25毫米,平均卵重16克左右。母蛇產卵時,伏臥在地上,尾基部向上翹起,泄殖肛孔慢慢張大,每隔30-50分種產出1卵,一般3天產齊。母蛇產卵後,終日盤伏在卵旁或卵上,似有護卵習性,此時母蛇比較兇猛。藥材炮製
一、淨制去頭、鱗(《藥典85》)。
蘄蛇肉
(1)去頭,用黃酒潤透後,除去鱗、骨,乾燥(《藥典85》)。
(2)取蘄蛇砍去頭尾,用黃酒浸潤後,置蒸籠內蒸透,除去皮骨,曬乾(《河南》)。
二、切制切成3cm段(《藥典85》)。
三、炮炙酒制
(1)取蘄蛇段,加酒拌勻,燜透,置鍋內用文火炒乾,取出,放涼。每蘄蛇100g,用黃酒20kg(《藥典85》)。
(2)取蘄蛇塊,入熱鍋中炒黃,用酒拌勻,再用微火炒乾(《集成》)。
(3)取蘄蛇用米酒切透,去鱗皮脊骨、頭尾,切四萬塊,用沙炒酥。每蘄蛇1條,米酒適量(《集成》)。
四、功能主治
1、祛風,通絡,止痙。
2、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五、用法用量
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六、貯藏
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七、摘錄《中國藥典》
藥物鑑別
正品
藥材捲曲成圓盤形,頭在中央稍向上,盤徑17~34cm。頭部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向上。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形大斑紋24個,其中“∧”形的頂端在背中線上相接(即24方勝紋),其中部分左右並不相接,而是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塊(俗稱念珠斑)。尾部漸細,末端呈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一枚。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顯露突起,兩側具有多數肋骨。氣腥臭,味微鹹。百花錦蛇
為游蛇科動物百花錦蛇的乾燥體,呈圓盤狀頭盤於中央呈方圓形先端較窄無頰窩,頭背有對稱大鱗體背部灰黑色脊部有深褐色的大斑紋交錯排列背鱗平滑或微具稜體中部有鱗片,行尾較長尾端無角質鱗片,氣腥味微鹹。眼鏡蛇
為眼鏡蛇科動物眼鏡蛇的乾燥體,呈圓盤狀頭盤於中央呈橢圓形而扁平頸部有淺色不規則的眼鏡狀斑紋上唇鱗,枚口內具溝狀牙頭背有對稱大鱗片背部黑褐色有單或成雙排列的波狀橫斑紋背鱗中段行平滑,腹部灰白色尾細金環蛇為眼鏡蛇科動物金環蛇的乾燥體,呈圓盤狀頭盤於中央呈橢圓形而略圓上唇鱗,枚口內具溝狀牙頭背有對稱大鱗片頭背和背部棕褐色有金黃色寬,鱗片的橫斑紋背鱗中段行平滑尾下鱗單行尾細。銀環蛇
為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的乾燥體,呈圓盤狀頭稍大於頸且頭在中央尾細常納於口內鼻鱗,片鼻孔橢圓形體鱗光滑全身概為,列背部中央的,行鱗片特別大呈六角形腹鱗行肛鱗,片尾下鱗單行片,尾細長而尖體黑色腹部白色略有灰黑色小斑點,氣微腥味微鹹。滑鼠蛇
為游蛇科動物滑鼠蛇,的燥體呈圓盤狀頭盤於中央呈橢圓形無頰窩口內上頜全為同型邪齒上唇鱗,枚頭背黑褐色有對稱大鱗體背部橫棕色有無規則的黑色橫斑背鱗平滑體中部有鱗片,行尾較長尾端無角質鱗片。劣質蘄蛇
1.死後變質的蘄蛇加工乾燥品,2、摻假蘄蛇:鮮蘄蛇剖腹後在蛇身皮下摻入異物在盤圓定型;3、假冒蘄蛇:利用餐廳食用蘄蛇去掉的頭皮尾,貼在去頭皮尾的雜蛇身上,定型乾燥而成。鑑別要點
方勝紋,連珠斑,佛指甲,龍頭虎口。理化鑑別
藥材的聚丙烯醯胺凝膠蛋白電泳譜帶特徵區別於其他蛇類中藥。性狀鑑別
本品呈圓盤狀,盤徑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口較寬大,習稱“龍頭虎口”。上頜有長毒牙1對,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多為24個,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雖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顯露突起,兩側具有多數肋骨。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習稱“佛指甲”。氣腥味微鹹。以頭尾齊全、條大、花紋斑塊明顯、內壁潔淨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