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藥用植物菊花根癌病
基本概況
菊花根癌病主要發生在植株根頸處或側根及枝幹上,病部產生大小不等的腫瘤,初期腫瘤為灰褐色,表面光滑,質地不硬,後變為棕褐色,表皮粗糙或龜裂變硬,致地上部失綠或變黃,葉小且早落,病株生長緩慢或枯死。
病因原理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F.Smith et Townsend)conn. 稱癌腫野桿菌或根癌土壤桿菌,屬細菌。細菌短桿狀,單生或成對生長,大小1.2—3×0.4一0.8(μm),具1—5根周生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能形成莢膜,無芽孢;在肉汁腖瓊脂培養基上生長迅速,菌落白色,圓形,邊緣整齊,光亮半透明。在液體培養基上呈淡雲狀混濁,表面有一層薄膜。生理生化表現:不液化明膠;凝固牛乳但不腖化;還原石蕊牛乳變藍;對硝酸鹽輕微還原;在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醇、水楊苦酸上微產酸,但不產氣;不水解澱粉。細菌生長溫限O一37℃,適溫25—30℃,致死溫度51℃經10分鐘。細菌耐酸鹼範圍pH5.7—9.2,最適pH7.3。
發病條件
根癌細菌在腫瘤組織皮層內或混入土中越冬。細菌可在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通過雨水和灌溉水傳播。此外,地下害蟲,如蠐螬、螻蛄和線蟲也能傳播細菌。細菌通過蟲傷、機械傷及其他根病引起的損傷侵入。侵入後只定植於皮層組織,在寄生過程中分泌B—吲跺乙酸刺激周圍細胞加速分裂,體積增大形成癌腫。寄主細胞變成癌瘤後,沒有病菌仍能繼續擴展。溫濕度是根癌細菌侵染的主要條件,病菌侵染與發病隨土壤濕度升高而增加,反之則減輕。癌瘤與溫度關係密切,28℃時癌瘤長得快且大,高於3l一32℃不形成,低於26℃形成慢且小。鹼性土壤利於發病,酸性土壤對發病不利,pH6.2—8尚能保持病菌致病力,pH6以下發病輕或不發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發病重;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發病輕。耕作不慎或地下害蟲為害,造成傷口,均利於病菌侵入,增加發病機會。苗木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對懷疑有病的苗木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1500倍液浸泡半小時或1%的96%硫酸銅浸泡5分鐘,沖淨後定植。
(2)重病區實行2年以上輪作。
(3)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種。
(4)加強田間管理,細心栽培,避免各種傷口,發現重病株要及時拔除,輕病株可用抗菌劑402對水300一400倍液澆灌或把瘤切掉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塗抹,有一定治療效果。必要時用甲冰碘液,即用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12份混合均勻塗在癌瘤表面及周圍3cm處,可殺死腫瘤表層細菌。
(5)生物防治。國外有報導,在發生癌腫病植株根部分離到一種無致病力的放射野桿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84株系能放射野桿菌素84(agrocin84),一種核苷酸桿菌素,能有效抑制癌腫組織形成,利用K84製劑浸種或浸根等處理,對癌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