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倒提壺[中藥]

藥用倒提壺[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藥用倒提壺,中藥名。為紫草科植物紅花琉璃草Cynoglossum officinale L.的根。分布於新疆北部。具有清熱利濕,止咳,止血之功效。常用於尿路感染,痢疾,白帶,陰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利濕,止咳,止血。

主治

尿路感染,痢疾,白帶,陰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肌炎,痢疾,瘧疾,尿路感染,疝氣:藥用倒提壺15-30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2、治陰虛咳嗽,白帶:藥用倒提壺30-60g。燉肉吃。(《新疆中草藥》)

3、治外傷出血:(藥用倒提壺)鮮根皮搗爛外敷,或研末敷患處。(《新疆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根皮搗敷;或研末撒。

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收,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被疏柔毛。根直伸,上部粗大,通常有殘留的基生葉。莖單一,直立,粗壯,具肋棱,由上部分枝,分枝斜升。基生葉具柄,莖生葉無柄,排列緊密,長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或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面具長柔毛,下面密生短柔毛,僅具1條中脈。花序頂生及腋生,具多花,排列緊密呈頭狀,直徑1-2厘米,花後伸長呈總狀,長可達15厘米;花梗長5-10毫米,密生短柔毛,果期伸長,長1.5-2厘米;花萼長4-6毫米,寬2-4毫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稀卵形,外面密生灰色短柔毛,內面無毛,果期增大,長可達1.5厘米,寬1厘米;花冠藍紫色、紫紅色,暗紫紅色,漏斗狀,長5-7毫米,裂片圓形,具網脈,喉部附屬物梯形,長約1.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花絲極短;花柱長約3毫米,肥厚。小堅果卵形,扁平,長5-8毫米,背面凹陷,錨狀刺稀疏散生,邊緣增厚而突起,錨狀刺密生。花期5-6月,果實7-9月成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1800m的陰濕山坡、山溝及草叢。分布於新疆北部。

性狀鑑別

根圓錐形,長8-15cm,直徑1.5-3cm。表面粗糙,有黑褐色外皮,具支根或根痕。質較硬,斷面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甘。

藥理作用

胃腸道作用:鋅興奮作用。

相關論述

《新疆中草藥》:“清熱利尿,補虛止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