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粒細胞減少症

藥物性粒細胞減少症是指因服用各種藥物引起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減少的一組病徵。通常將中性粒細胞急劇降低,臨床表現嚴重,發展迅速,周圍血中白細胞低於2.0×10/L,中性粒細胞比例低於10%~20%或其絕對值低於0.5×10/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病因

系由於藥物引起,常見藥物有:

1.鎮靜劑及抗炎劑氨基比林及其化合物、非那西汀、巴比妥酸、保泰松及消炎痛等。

2.酚噻嗪及其他安定劑氯丙嗪、安定及眠爾通等。

3.抗菌及非抗菌性磺胺類藥物氨苯磺胺、磺胺異噁唑、磺胺甲氧嗪、磺胺噻唑、磺胺嘧啶、氯噻嗪、磺胺丁脲、D、乙醯唑胺等。

4.抗甲狀腺藥物硫氧嘧啶、他巴唑及甲亢平。

5.抗癲癇藥苯妥英鈉、三甲基嗯唑烷、甲基苯乙基內醯脲、苯噻嗯乙內醯脲。

6.抗組胺藥撲敏寧、美沙芬林。

7.抗菌藥氯黴素、氨硫脲、氨基苄青黴素、新生黴素、有機砷劑、呋喃咀啶、滅滴靈、先鋒黴素及異煙肼等。

8.細胞毒化療藥物。

9.其他藥物二硝基酚、苯茚、青黴胺、西米替丁、汞類利尿劑、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利尿酸,普魯卡因醯胺、辛可芬、銻劑、奎寧及蘿芙木等。

臨床表現

多見於20~30歲左右的成人,女性偏多。急性型起病急驟,有寒戰、高熱、衰竭、咽痛,可伴發扁桃體化膿性炎症及口腔炎。無肝脾及淋巴結腫大,亦無貧血及出血表現。臨床經過可分成三期:

1.第一期(前驅期)

全身倦怠、吞咽痛、頭痛、發疹等。

2.第二期

中性粒細胞減少,但尚無發熱及咽部潰瘍。

3.第三期

由於常駐細菌在局部繁衍引起重度感染,表現為咽峽炎及扁桃體炎,伴壞死性潰瘍,亦可有其他部位的化膿性炎症,並可發展為敗血症。慢性型發病緩慢,臨床上不出現嚴重的症狀,或僅有全身無力、食欲不振、易感染的傾向,在持續服藥數周之後才緩慢出現白細胞減少,低於4.0×10/L,減少到一定數量後便會相對穩定在一定水平上。

檢查

1.血象

外周血中白細胞總數減少,中性粒細胞僅存1%~2%或完全消失。中性粒細胞有中毒顆粒或空泡形成,淋巴及單核細胞相對增多,可有漿細胞出現。白細胞少於4.0×10/L,甚至0.8×10/L,中性粒細胞明顯降低至0.5×10/L左右,甚至完全消失。

2.骨髓象

粒系增生低下,只能見到原粒、早幼粒等幼稚細胞,缺乏比較成熟的粒細胞。

診斷

診斷依據為有服用導致白細胞減少的藥物史,用藥後出現高熱、咽峽炎及其他部位感染症狀,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缺乏或減少,骨髓示增生低下,較成熟的粒細胞缺乏,紅細胞及巨核細胞系統正常等。

治療

1.首先應停用與致病有關的藥物,輸新鮮血或白細胞。

2.治療和預防感染,必要時適當套用抗生素。

3.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是重要的治療措施。

4.注意衛生,預防感染

預後

急性型患者如能及早得到診斷,積極治療,多能好轉。但亦可因嚴重感染或敗血症而死亡。慢性型者預後一般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