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這種藤的韌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列成赤褐色的圓環狀。分泌管里充滿著棕紅色的物質,比如鞣質、還原糖和樹脂等。當莖幹被鋸斷後“血”從分泌管里滲出來,凝固後成為亮而發黑的膠絲狀斑點。據說這就是神話中的所謂“赤龍拔鬚血淋漓”。
歷史文化
赤藤又稱朱藤、紅藤。據史料記載,唐朝開始,雲南南詔等少數民族部落就用赤藤與中原王朝進行交往,因此雲南的赤藤不斷地進入到內地。在宋代,紅藤的產地還有浙江的天台,“浙之天台山,奇峰絕壁,壽藤蟠結,多千百年物。有藤蒼健而文理堅韌,皮起塊礌凹凸之形,土人擇其奇挺者制為杖,剝去其皮,色如棗紅或黃如蠟脂,或赭如栗殼,陸離相間,形殊朴茂。一杖需數十金,專為崇林禪師所采,長至八尺外者價尤昂。蓋藤性善糾,長則必曲。土人先將細藤縛竹竿以輔之,待其長成後制杖,往往皆其祖父所縛者。”雲南赤藤在唐代製作拐杖,成為中原士大夫競相羅致的物品,並被唐人白居易、張籍、裴夷直、姚合等人專門的題詠。自宋以後,天台的紅藤特別著名,被當時的文人所鍾愛,並且宋以後以浙江天台的紅藤杖使用量超過了雲南的赤藤杖。雖然唐宋有赤藤杖、紅藤杖的明確記錄,但不見有類似材質的藤鐲記錄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