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鐲

藤鐲

藤鐲—很古老的質樸的藏飾,藏語稱其為“巴”。“巴”是一種純天然的藥草,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一年只有2-3個月適合採摘,因含有藏藥成分,且開採受到種種限制,所以價值極為珍貴。據記載長期佩戴具有舒筋活血,舒緩關節、神經的疼痛,對風濕有一定的療效。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藤鐲藤鐲
北宋《太平御覽》卷九九五引《雲南記》云:“雲南出,其色如米,小者以為馬策,大者可為拄杖。”雲南之藤,聞名的是赤藤。赤藤輕勁挺直,朱光妍美。雲南還出雞血藤。雞血藤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材,有袪風除濕的療效。有人認為,古人所謂雞血藤就是赤藤,它的學名為“Caulis Spatholobi”,俗稱過江龍血楓藤、豬血藤等。

形態特徵

這種藤的韌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列成赤褐色的圓環狀。分泌管里充滿著棕紅色的物質,比如鞣質、還原糖和樹脂等。當莖幹被鋸斷後“血”從分泌管里滲出來,凝固後成為亮而發黑的膠絲狀斑點。據說這就是神話中的所謂“赤龍拔鬚血淋漓”。

歷史文化

赤藤又稱朱藤、紅藤。據史料記載,唐朝開始,雲南南詔等少數民族部落就用赤藤與中原王朝進行交往,因此雲南的赤藤不斷地進入到內地。在宋代,紅藤的產地還有浙江的天台,“浙之天台山,奇峰絕壁,壽藤蟠結,多千百年物。有藤蒼健而文理堅韌,皮起塊礌凹凸之形,土人擇其奇挺者制為杖,剝去其皮,色如棗紅或黃如蠟脂,或赭如栗殼,陸離相間,形殊朴茂。一杖需數十金,專為崇林禪師所采,長至八尺外者價尤昂。蓋藤性善糾,長則必曲。土人先將細藤縛竹竿以輔之,待其長成後制杖,往往皆其祖父所縛者。”雲南赤藤在唐代製作拐杖,成為中原士大夫競相羅致的物品,並被唐人白居易、張籍、裴夷直、姚合等人專門的題詠。自宋以後,天台的紅藤特別著名,被當時的文人所鍾愛,並且宋以後以浙江天台的紅藤杖使用量超過了雲南的赤藤杖。雖然唐宋有赤藤杖、紅藤杖的明確記錄,但不見有類似材質的藤鐲記錄和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