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中藥]

藤壺[中藥]
藤壺[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藤壺,中藥名。為藤壺科動物白脊藤壺Pilsbry的肉或殼。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具有制酸止痛,解毒療瘡之功效。用於胃痛吞酸,水火燙傷,小兒頭癤,癤瘡腫毒。

入藥部位

肉或殼。

性味

味鹹,性涼。

功效

制酸止痛,解毒療瘡。

主治

用於胃痛吞酸,水火燙傷,小兒頭癤,癤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殼煎湯,30-60g。外用:肉適量,搗爛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取肉,鮮用。或取殼洗淨,除去雜質即可。

形態特性

藤壺[中藥] 藤壺[中藥]

白脊藤壺又名:白紋藤壺。殼圓錐形,密集生長的個體呈圓筒形,峰吻間直徑約20mm,高12-14mm,殼口稍展開,略呈五邊形,殼析表面具有粗細不等的許多白色縱肋,肋間凹處深暗紫色或灰褐色,但有些個體模糊不清,尤其上部殼表全呈灰白色。年幼個體,肋多不明顯,殼口緣成鋸齒狀,幅部稍寬,頂緣斜,表面具平行橫紋。楯板較寬闊,表面有顯著的生長線,在中央部稍低陷,有紫色縱帶,內面有放射狀斷續脊突;關節脊長而寬,其長度約為背緣一半,末端平截;閉殼肌脊突出而短。閉殼肌窩深而稍長。背板三角形,峰板緣短而略彎,側壓肌脊發達,約7條左右。口器上唇各側具有3齒,大顎有3齒,(釒毛)頭有2小齒。蔓足約6對,第3蔓足有鋸齒狀剛毛,交接器長於第6蔓足,基部有小的背突。

生長環境

營固著生活,群棲於岩相潮間帶中潮區的上部,常形成白色的“藤壺帶”,尤以內灣鹽度較低,水質澄清處分布較多。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藥理作用

提高耐缺氧能力。

相關論述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1,(增刊):7:“肉搗爛外敷燙傷,殼制酸止痛。”

附註

同等入藥者尚有:(1)巨刺藤壺 Megabalanus volcano Pilsbry亦名刺藤壺、刺紅藤壺。固著於低潮線附近岩礁上,分布於東南沿海。(2)鱗笠藤壺 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Bruguière)主要棲息於潮間帶的中潮區下部至潮下帶,常構成黑色的“藤壺帶”。分布於東南沿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