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鎮
鎮情概況
藕塘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山清水秀,經濟繁榮,有千年古鎮之風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薈萃,素有“小莫斯科”之譽稱。1939年,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因此藕塘成為全國十九塊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之一。1996年10月,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親臨藕塘,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鎮內的烈士陵園,是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省政府、省軍區國防教育基地。藕塘是安徽省195箇中心集鎮之一。2005年春,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旅遊局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藕塘”地名源於鎮內一景“月下石荷”而得名。小鎮東北有一口方塘,塘內滿植蓮藕,中間豎立一座石雕荷花,大如圓桌,亭亭玉立,形象逼真,月夜看去別有風韻。傳說:石荷中藏有珠寶,使石荷能隨水漲落而沉浮,神韻奇秘,引人暇思,預示乾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清風正氣,剛正不阿。藕塘的歷史可追溯到漢,距今有1800多年歷史,是後漢楚相令狐子伯的發祥地,其少年時代避難讀書此地一廟中,後於公元72年(東漢永平年15年)稱相。618年—626年(唐武德年間),藕塘便有市井,商賈雲集。民間流傳著塔山娘娘、包公審烏盆、牛皋大戰藕塘關等民間傳說。另有明靈宮、真武廟、元封寺等古蹟,後毀於兵燹。東漢楚相令狐子伯為酬謝藕塘父母和廟主的思賜,在塔子山上建造的文峰塔,毀於1966年8月“文革”中,後於1998年8月重建。現在每年三月十五日,民眾自發組織令狐山廟會,燒香許願,表達虔誠,客流量達十萬人左右。
紅色旅遊
藕塘鎮位於定遠縣東南30公里處,與滁州市南譙區接壤。藕塘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山清水秀,經濟繁榮,有千年古鎮之風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薈萃,素有“小莫斯科”之譽稱。1939年,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因此藕塘成為全國十九塊抗日民主革命根據地之一。1996年10月,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親臨藕塘,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鎮內的烈士陵園,是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省政府、省軍區國防教育基地。藕塘是安徽省195箇中心集鎮之一。2005年春,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旅遊局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烈士紀念館
簡介
位於藕塘烈士陵園內。紀念館於1980年建成,占地面積360平方米,附屬設施有荷花池塘、金魚池塘各1個、大小花壇6個及梅園、銀杏園、果園等。館內分一廳三室,正廳屏展“名垂千古,浩氣長存”。三室陳展的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定遠地區的黨、團組織發展和民眾革命運動情況;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等同志在藕塘地區的活動以及根據地軍民對敵鬥爭情況和其它文物資料170餘件,其中《烈士英名錄》銘記著二千多個烈士英名。
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現已成為皖東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中心。1996年10月,原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時任全國政協常委的王光美同志親自來藕塘烈士陵園瞻仰憑弔,並為陵園題詞留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館內展出的知名烈士有:鄭位三烈士、高敬亭烈士、徐海東烈士、羅炳輝烈士、譚震林同志等。
藕塘烈士紀念館及中原局舊址概況
抗日戰爭時期,定遠是皖東抗日根據地的創始地,定遠藕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全國十九塊抗日革命根據地之一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中心區,被稱為“小莫斯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葉挺、張雲逸、鄧子恢、徐海東、羅炳輝、賴傳珠、譚震林、郭述申、方毅、張勁夫等都曾經在這裡戰鬥和生活過。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國共第二次合作達成。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武漢成立,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轄4個支隊。其中第四支隊由高敬亭任司令員,下轄七、八、九團和手槍團。1939年三、四月間該支隊遵照黨中央“東進”戰略方針,推進到淮南津浦路西地區開展工作。1939年6月下旬葉挺軍長親臨定遠縣藕塘地區看望八團指戰員,在徐小集參加軍民聯歡,作了形勢和任務的報告。7月1日,以四支隊八團為基礎組建的第五支隊在藕塘附近的安子集成立,羅炳輝任司令員、郭述申任政委、周駿鳴任副司令員、趙啟民任參謀長、方毅任政治部主任。1939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劉少奇為書記,11月,劉少奇率中原局抵達皖東定遠縣藕塘附近山黃村,受到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張雲逸、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等熱烈歡迎。劉少奇先後居住在定遠縣東南鄉得勝集、大橋集等地老百姓家中,在定遠藕塘、大橋、倉鎮、界牌等地開展工作,先後在定遠縣界牌鎮山黃村、定遠縣大橋集灣楊村召開了中原局三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張雲逸、鄭位三、鄧子恢、徐海東、郭述申、李世農、戴季英等。中原局在皖東的第一次會議1939年12月中旬在定遠縣與滁縣交界處的瓦屋薛村召開,會議討論並確定了黨在皖東地區獨立自主發展武裝,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本方針。中原局在皖東的第二次會議1940年1月下旬在定遠縣山黃村召開,劉少奇主持,會議強調了建立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發展抗日武裝的極端重要性,研究了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方針和任務。中原局第三次會議1940年2月下旬在定遠縣大橋集灣楊村召開,劉少奇主持,針對國民黨頑固派進攻的形勢,會議確立反摩擦鬥爭、鞏固發展根據地的方針。劉少奇主持召開中原局三次會議後,在劉少奇和中原局的領導下,迅速打開了皖東局面。在軍事鬥爭上,先後取得了路西、路東反“掃蕩”的重大勝利,贏得了定遠縣自衛反擊戰和半塔保衛戰的全勝。在武裝力量上,新四軍第四、第五支隊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裡就由7000人發展到15000餘人,地方縣區武裝發展到9000多人,不脫產的人民自衛軍發展到近10萬人。在政權建設上,3月17日,津浦路西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定遠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魏文伯任縣長。先後共建立起13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在津浦路東、路西分別建立了相當於行署的聯防辦事處。在黨的建設上,各級組織迅速建立,發展黨員8500多名。短短一年,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範圍就擴大到東起運河,西至淮南鐵路,北臨淮河,南控長江的廣大地區。
藕塘烈士陵園
藕塘烈士陵園位於定遠縣東南30公里處的藕塘鎮,緊連皇甫山自然保護區和琅琊山國家森林公園。陵園於1944年9月建成“抗日烈士紀念塔”,並立碑以志。1946年5月,陵園被國民黨軍隊炸毀、拆除。1964年重建,碑體有毛澤東手書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園中的革命紀念館於陳展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文物資料170餘件,其中《烈士英名錄》銘記著二千多個烈士英名。陵園現成為“安徽省級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年接待人次可達1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