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馬熊

藏馬熊

西藏棕熊(學名:):是棕熊的亞種之一,亦稱馬熊和藍熊。體長約1.8-2.1米,肩寬約1米,頭寬而吻尖長,耳殼圓形,肩高超過臀高,站立時肩部隆起,尾特短,四肢特粗壯,前足腕墊不與掌墊相連,毛被豐厚,背部毛長130-150毫米,體側毛長200毫米左右。頸部有類似於圍巾類的白色的毛胸,口有一塊月牙一樣的白斑毛。毛色以棕褐色為主,變異較大,有棕褐色、褐黑色、污白色,褐黃色等,老年熊呈銀灰色。 主要棲息在山區的森林帶,食性較雜,主要以翻掘洞穴的方法捕食鼠兔和旱獺,還吃沒有腐爛的動物屍體。冬眠,在冬眠時體溫、心跳和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及骨質疏鬆。奔跑時速度可達56公里/時。冬眠期間產仔,每胎1-2仔,春季雌熊常帶小熊在林中玩耍。分布於中國的青藏高原,甘肅, 新疆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軀體粗壯強健,性兇猛而力大,體長約1.8-2.1米,肩寬約1米, 體重最大者接近400千克。頭寬而吻尖長,耳殼圓形,肩高超過臀高,站立時肩部隆起,尾特短,四肢特粗壯,前足腕墊不與掌墊相連,毛被豐厚,背部毛長130-150毫米,體側毛長200毫米左右,毛色以棕褐色為主,變異較大,有棕褐色、褐黑色、污白色,褐黃色等,老年熊呈銀灰色;幼年為棕黑色,頸部有一白色領環;胸毛長達10厘米。腳掌裸露,具厚實的足墊,但前足腕墊不如黑熊的寬大,與掌墊分開。胸前有一個比黑熊更大的白色月牙形斑,一直向背延伸到肩部。四肢通常是黑色,也有淡色的。爪的顏色隨四肢色而變化,但多為淡色。它的兩耳和四肢一般呈黑褐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山區的森林帶,在青藏高原甚至可達海拔4500-5000米,一般是在高山的深山老林,而且多在針闊混交林或針葉林,甚至可棲息到山地荒漠草原,高山或高原灌叢草甸的陰坡。在可可西里分布較廣,崑崙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分布數量也多。

生活習性

西藏棕熊一般獨居,有冬眠的習性,從10月底或11月初開始,一直到翌年3-4月。冬眠時,多尋找偏僻的山洞,入眠和覺醒的時間變動很大。為了積累用於冬眠期間所需的大約50千克脂肪,秋天必須吃掉400-600千克的漿果和其他食物。冬天臨近時便開始準備洞穴,選擇那些遍地是倒木枯枝,寒風較弱的向陽地帶,多選擇大樹洞或岩石隙縫處居住,有時也在沼澤地上的乾土墩上挖掘地穴。用前爪洞穴中以枯草、樹葉或苔蘚作鋪墊物。一般每個個體獨居一個洞穴,只有雌獸與3歲以下的幼仔才同居在一起。進洞前先圍著洞口轉一陣,然後跳鑽進去,或者後退著進窩,或者把自己的足跡弄亂,以免被天敵發現洞穴,更好地隱蔽自己。在冬眠期間主要靠體內貯存的脂肪維持生命,如果有危險,隨時都會醒來。在較溫暖的日子裡,有時會到洞外活動一段時間。

食性雜,主要以翻掘洞穴的方法捕食鼠兔和旱獺,也涉水捕食水禽的雛鳥,在牧區也捕食家畜,還吃沒有腐爛的動物屍體。在可可西里,巡山隊員們發現西藏棕熊掩埋藏野驢、藏羚羊的屍體,這是其儲存食物的一種行為。吃多種多樣的植物,包括青草、嫩芽、漿果、松籽、青槓和櫟樹等籽實,也愛吃蜂蜜。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部,西藏、新疆到蒙古。

繁殖方式

每年的4至5月發情,雌獸的懷孕期約為7-8個月,在翌年初春時1-2月產仔,通常每胎1-2仔。 初生的幼仔體重約有500克,全身無毛,眼睛緊閉,30-40天后才能睜開,半歲以後開始以植物和小動物為食。幼仔的頸部有一道白色的圓環圍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幼仔特別喜歡直立行走,互相之間常常遊戲、打鬧。雄獸並不承擔養育後代的任務,有時甚至攻擊幼仔,如果被雌獸發現了,就會衝上去與雄獸拚命,保護幼仔。幼仔4-5歲時性成熟,壽命約為30多年。

亞種分化

西藏棕熊是棕熊的亞種之一。

種群現狀

棕熊在西藏的分布面積約89萬平方公里,平均分布密度1隻/333平方公里或更低些,最低為1隻/12581平方公里。據1987-1988年調查,其數量為2968±1056隻,1992年西藏棕熊種群數量為2821±1020頭。由於棕熊經濟價值較大,故多年來在西藏捕殺較嚴重。據皮張收購材料統計,60、70年代一些縣每年收購熊皮20-30張,80年代降至5-10張。棕熊在西藏的分布數量在急劇減少。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列為中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食肉目百科(一)

食肉目(Carnivora)在動物分類學上是哺乳綱中的一個目。食肉目包括260多種胎生的動物。除主要吃竹葉的大熊貓,絕大部分都吃肉。貓科只吃肉,而熊科是雜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