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藥網發展沿革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內地與西藏的交流日趨頻繁 。其中西藏發達的旅遊業為藏醫學的傳播創造了外部環境,藏醫學神秘而又淵源的歷史被更多的人熟知,青藏鐵路的修建也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利。在這個大背景下,藏醫藥與內地交流日趨完善。
![李嵐清副總理題詞](/img/b/800/wZwpmL1ITO3EDO1YDNzE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在這個過程中,西藏地區一些知名的藏醫、藏藥逐漸被內地百姓所了解,例如:強巴赤列(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院長)、格桑旺堆(中國西藏藏醫藥學會研究員)、德吉卓嘎(中國西藏藏醫藥學會研究員)、阿旺平措(中國西藏藏醫藥學會理事);一些藏藥廠、藏醫院也逐漸被內地百姓尊崇,例如 仙露藏藥 、金訶藏藥、神水藏藥、甘露藏藥,西藏昌都地區藏醫院、西藏民族學院附屬醫院、西藏自治區醫院等等。藏醫藥在疾病治療和預防方便地位日趨重要,前國家副總理李嵐清便欣然給西藏昌都藏藥廠題詞:“仙露藏藥、雪域瑰寶,濟世救人、奉獻人類”。 但由於西藏地處高原高寒地區,內地百姓想要了解藏醫藥仍存在種種不便;同時,藏藥企業的品牌樹立也面臨諸多挑戰。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藏文化、藏醫學的傳播找到了最便捷的途徑。從此,內地百姓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共享藏醫藥的經典。其中 西藏藏醫藏藥網,便是藏醫文化傳承畫卷中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