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維吉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1916-1988,港台多譯為:薩提爾)是舉世知名的心理治療師和家庭治療師,也是美國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發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療師,從五十年代起已居於領導地位,向來被視為家庭治療的先驅(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譽為“家庭治療的哥倫布”(McLendon, 1999),意思是指家庭治療是由她始創的,可見她在這方面的重大貢獻,更因為她的建樹良多,她的兩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曾分別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及“對人類傑出的貢獻”金質獎章給她。
薩提亞模式,由維琴尼亞·薩提亞女士所創建的理論體系。
薩提亞起初從事教育工作,20歲時已是一位國小校長,後來她在芝加哥大學修讀社會工作,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後成為精神科社會工作員,她最初所受的訓練深受當時流行的心理分析學派影響,但她在工作中逐漸發現這種方法的局限性甚大,例如一些已康復的精神病人,在回到原來的家庭後短期內又舊病復發,於是她決心另尋新的治療方法。
1951年,她開始私人執業,並且摒棄了傳統個別治療的方法,轉而嘗試家庭治療,發現效果十分理想。四年後,她加入伊利諾州精神病學院(Illinois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教授“家庭動力學”(Family Dynamics)。
1959年,薩提亞聯合丹·傑克森(Don Jackson)、儒勒·里斯金(Jules Riskin)等人,在加州創立“心智研究學院”(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MRI),推動有關家庭治療的研究和訓練,並且在MRI舉辦了歷史上第一個家庭治療訓練課程(Goldenberg, 1985),她在1964年出版重要著作“聯合家族治療”(Conjoint Family Therapy),這本書被譽為家庭治療的“聖經”,已有22種文字的翻譯。薩提亞後來加入了伊沙蘭學院(Esalen Institute),研究人文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這方面的研究使她進一步了解“個人內在自我”(inner self)與“家庭關係”(family relationship)之間的互動作用,並使她所創立的治療法更充實和完善,最終自成一家。
薩提亞的第一本書《聯合家族治療》(Conjoint Family Therapy)是在1964年出版的,此時,她在家族治療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始受到許多專業人士重視,而這本書至今仍是美國各大相關科系的教科書。接著,歐洲各國也接受她的理論。薩提亞的身影自此便經年在世界各國出現,演講、教學、舉行研討會。
每到一處,便為該地留下無盡的熱力、希望與愛。在20世紀70年代,精神醫學會發表了一篇全美家族專題報告,列出二十一位最具影響力的治療師,薩提亞是名單中唯一的女性,且高居首位。
薩提亞之所以受到同行的尊崇,實因她有一套異於傳統療法又相當完整的理論,更有她深具個人魅力的實務運作方法。從她擔任美國人本心理學會會長一職,可以知道她是個極端的人本主義者,凡事皆以人為本位,以人為關懷。她認為真正的人本主義著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關心的是“我們”,而不是“我”,否則便淪為自私自利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絕不可以複製的,原本就應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薩提亞所做的,只是提醒人們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變的,希望每個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於世上。
國內出版的她的著作有《薩提亞治療實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等。
人物成就
冰山理論
薩提亞的冰山理論 ,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心理治療師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過來訪者的表面行為,去探索來訪者的內在冰山,從中尋找出解決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認識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薩提亞既是一位女士的名字,也代表以維琴尼亞·薩提亞名字命名的一種成長模式。
根據薩提亞的理論,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一個人和他的經歷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繫,我們不快樂的根源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
薩提亞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薩提亞模式中的個人冰山理論的隱喻:
1、行為----應對模式
2、感受-----喜悅,興奮,著迷,憤怒,傷痛,恐懼,悲傷
3、對感受的感受---自我價值
4、觀點---信念,假設,主觀現實,思考,想法,價值觀
5、期待---對自己,對別人,來自他人的期待
6、渴望----愛,接納,歸屬,創意,連結,自由等等
7、我是-------------靈性,靈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一般來說,我們看見都只是冰山一角,那就是外在行為的呈現。但在下面蘊藏著情緒,感受,期待,渴望等。往往我們在與人溝通時,並沒有去體會和察覺溝通下面的冰山。有時甚至連自己對自己冰山下面的東西也沒有覺察。
應對姿態
根據薩提亞的模式,人有多種溝通姿態: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等。
表里一致型是薩提亞所倡導的目標。這種模式建立在高自我價值的基礎之上,達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諧互動。這種模式的人言語表現出一種內在的覺察,表情流露和言語一致,內心和諧平衡,自我價值感比較高。
討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內在價值感比較低。言語中經常流露出“這都是我的錯”,“我想要讓你高興”之類的話。行為上則過度和善,習慣於道歉和乞憐。
指責型的人則常常忽略他人,習慣於攻擊和批判,將責任推給別人。“都是你的錯”,“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們的口頭語。究其內在經歷,指責型的人通常孤單失敗,但他們寧願與別人隔絕保持權威。
約翰 貝曼博士說,這是最常見的兩種姿態。有趣的是,指責型的人通常會找一個討好型的人做伴侶,相反,討好型的人也傾向於選擇指責型的。
超理智型的人極端客觀,只關心事情合不合規定,是否正確,總是逃避與個人或情緒相關的話題。他們告誡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論代價,一定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這類人表面上很優越,舉動合理化。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敏感,有一種空虛和疏離感。
打岔型的人則永遠抓不著重點,習慣於插嘴和干擾,不直接回答問題或根本文不對題。他們內心焦慮、哀傷,精神狀態混亂,沒有歸屬感,不被人關照,還常被人誤解。
對於很多人提出的疑問“我為什麼有時討好有時指責”,蔡敏莉解釋說,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有人會根據對象的不同而彈性調節:對這些人討好,對那些人指責,一些時候討好,另一些時候指責。判斷一個人屬於哪一類型,主要是依據他在親密關係中什麼樣的姿態占了優勢。
相關書籍
1.《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作者: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1916-1988)
2.《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美)約翰·貝曼 (美)簡·格伯 (美)瑪利亞·葛莫利
3.《薩提亞治療實錄》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4.《當我遇見一個人:維吉尼亞·薩提亞演講集》作者:約翰·貝曼(John Banman)
5.《沉思冥想》作者:約翰·貝曼
6.《心的面貌》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7.《尊重自己》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8.《與人聯結》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9.《心靈的淬鍊:薩提爾家庭重塑的藝術》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 (作者), 伊蓮娜·艾達斯金(Eleanor Adaskin) (作者)
10.《聯合家族治療》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11.《與薩提亞學溝通》作者:(美)維吉尼亞·薩提亞
治療導師
薩提亞治療著名導師有:維吉尼亞·薩提亞(創始人)、瑪莉亞·葛茉莉、約翰·貝曼、蔡敏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