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位於今葉門,阿拉伯半島南部,靠近亞丁灣。
首都
首都馬里卜位於薩那東60英里,為交通樞紐。
商貿
薩巴人從事商業貿易,範圍東到印度,西至於衣索比亞,北至埃及、敘利亞等地薩巴還是中國和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農業發展
《古蘭經》提到薩巴稱:“薩巴王朝人居住之地,有真主的奇蹟,兩座花園分立左右。”所謂花園,形容薩巴農業興旺,遍地禾苗。
宗教
猶太教對阿拉伯人的影響可以追溯到所羅門(阿拉伯語叫蘇萊曼)時代,那時,阿拉伯人就開始接觸了猶太教。公元70年,羅馬皇帝韋帕薌命兒子第度鎮壓巴勒斯坦猶太人起義,摧毀耶路撒冷,屠殺居民,猶太人背井離鄉,四處逃散,其中一部分人逃人阿拉伯半島。有的居住在葉門的納季蘭地區,有的居住在希賈茲(漢志)的葉斯里布(後稱麥地那)和海巴爾等地,他們占據了綠洲良田,從事農業和手工業,同時還壟斷了當地的集市和金屬製品貿易,在經濟上占優勢。在半島南部,猶太教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希木葉爾王室改奉猶太教為國教,對當地的基督教社團加以迫害,結果兩教信徒之間發生仇殺。這個希木葉爾王朝的末代王祖努瓦斯對基督教人進行血腥屠殺,當時信奉基督教的衣索比亞國王藉口為了保護基督教而進行涉,並於公元570年入侵麥加,因衣索比亞人擁有龐大的象軍,來勢迅猛,故稱這一戰為“象戰”,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象軍全部覆沒。
水壩
馬里卜水壩位於北葉門東部地區,是葉門最著名的古蹟之一。它利用自然地勢把洪水蓄在山谷中,形成天然大水庫。壩身高15米,寬13米,長650米,用每塊重達數噸的巨石.堆砌而成。.古代葉門人依靠雨水從事耕種。葉門北部多高山,雨水季節,洪水泛濫,山谷成河。葉門南部地勢低洼,洪水奔流入海,大量沙土流失。葉門人築壩攔水,灌溉農田。東部的“馬里卜水壩’’最為著稱。該壩曾多次被衝垮,又多次修復。最嚴重的一次大水災發生於公元3世紀初,大堤壩全被摧毀,發生了大災荒,大混亂。紅海對岸的衣索比亞又乘人之危,攻占葉門,達38年之久(公元340-3 7 8年)。這是衣索比亞第一次侵占葉門。在此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之際,人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發生了公元4世紀葉門阿拉伯人向北方大遷移的浪潮。葉門希木葉爾一薩巴政府要求各個部落,各個城鎮,出人出力,興修水利,並規定固定的徭役時期,強迫服役。屆時,各部落和各城鄉的人民,必須自帶乾糧,自備工具,到工地集中。勞工們開山鑿石,搬石運料,不僅修水利工程,還建宮殿廟宇,並擔負種種繁重工作。有時山洪突然暴發,洪水和土石流淹沒了成百上千的人民和無數的房舍。
關於馬里卜大水壩,《古蘭經》里曾經提到過:“隨後,他們悖逆,所以我使水庫的急流淹沒了他們。我把他們的兩個園圃變成兩個只生長苦果、檉柳和些微的酸棗樹的園圃。”(《古蘭經》第34章《賽伯邑章》,第1 6節。)“馬里卜”之名在阿拉伯古代歷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不僅見於《古蘭經》,還見於古代詩歌、散文和傳說。因此,引起了後來經濟學家、聖訓學家、語言學家以及歷史學家的重視。以致“馬里卜水壩"之名流傳至今,家喻戶曉。它的故事、傳說和寓言充斥古籍。但是“馬里卜水壩,,的所在地址,建築形狀和規模,以及倒塌年月等,歷史學家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什麼人,什麼時候首建馬里卜大水壩,已不可考。據說是公元前7世紀建造的。
波斯人占領葉門之前,葉門各部落戰爭四起,基督教與猶太教的鬥爭連年不斷,葉門混亂,沒有力量修復大水壩。於是波斯人的船艦乘機從波斯灣進占葉門,趕走了衣索比亞人,控制了葉門。可是不久由於波斯本土內亂,在葉門的波斯占領軍與本土失去聯繫,加以拜占廷支持下的衣索比亞人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這樣,就顧不上修復遠在葉門東部的馬里卜大水壩,所以575年馬里卜大水壩倒塌後,以後再沒有修復。(查瓦德·阿里:《伊斯蘭教以前的阿拉伯歷史》卷七,第243頁。)
南方雨水充沛,河流縱橫,山泉處處,傳說和記載也頗豐富。有的銘文記載當時如何分配流水資源,也記載著各部落為了奪取水利而引起無休無止的鬥爭,以及流水如何分配給農民澆灌。至於在漢志地區,多半使用井水和泉水,沒有水流,自然也就沒有巨大的水壩。漢志地區可耕土地極為稀少,僅有一些星星點點的小塊綠洲,如葉斯里卜、塔伊夫等。.
失落
薩巴末期,國內動亂,水利失修,土地荒蕪,海上貿易轉入希臘羅馬人之手經濟政治趨於混亂。公元前115年為希木葉爾王國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