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山疊翠

薤山疊翠

薤山疊翠茶,湖北省穀城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薤山疊翠是鄂西北秦巴山脈——谷西南山區高寒地帶的高山茶、有機茶,生長在秦巴山余脈——大薤山海拔800米—1000米間的富硒帶上 。薤山疊翠條索緊細顯鋒苗、色澤翠綠油潤。湯色嫩綠明亮。栗香持久。鮮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勻整。 2011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薤山疊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薤山疊翠茶生長環境所具有的三大特質:高山茶、雲霧茶、富硒茶。

高山茶

大薤山女兒山峰海拔高達1099米。疊翠茶生長在海拔800多米的山林間,這種地帶林木叢生,山巒環抱,天然屏障阻擋了陽光的直射,折射成漫射光,而漫射光中的蘭紫光較多,茶葉葉片能吸收蘭紫光和紅光,更有利於蛋白質、胺基酸等形成,增進了茶葉自身的香氣。茶樹喜溫濕,大薤山在盛夏時的平均氣溫也只有22℃。薤山疊翠茶生長的高山地域,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良好的氣候提高了茶葉品質。薤山疊翠茶生長在薤山腰,參天的林木的落葉,又使有機物質積累甚多,這厚厚的落葉腐爛后豐富了茶園土質的有機質,極有利於茶葉品質。

雲霧茶

薤山疊翠茶正好生長在海拔800多米上下的雲霧中,雲霧不僅能改善光質,還能降低氣溫,增加空氣濕度,調節茶葉對水分的需求,使茶葉的持嫩性大大增強,既延緩了鮮味的老化時間,又促進了鮮葉的適制性,有利於生產出更多的高檔優質茶;雲霧,飽含大量的飄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它們離開地面為雲,靠近地面為霧,大薤山上雲霧繚繞,沉浮翻騰,使太陽的直射光被霧氣吸收,這又為薤山疊翠茶獨具特色造就了特異的生態環境。

富硒茶

薤山疊翠茶 薤山疊翠茶

谷城位於秦巴山系富硒帶上,薤山疊翠茶,富含硒,這是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在1990年5月檢測證明了的,薤山疊翠茶含硒量達到0.125PPM,2008年又送茶樣到杭州中茶所檢測,測得含硒量為0.135ppm。

營養價值

保健功臣——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葉中酚類物質及其衍生物的總稱,在薤山疊翠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在美容養顏、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防輻專家——脂多糖

薤山疊翠茶中的脂多糖含量為3%左右。人體攝入脂多糖後,會產生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不僅能防止內出血和防癌抗癌,還可以減輕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提神解乏——咖啡鹼

薤山疊翠茶中含有2%-5%的咖啡鹼。咖啡鹼能刺激機體興奮,使人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還有利尿解乏、促進消化、解除疲勞等功效。

美容養顏——維生素

薤山疊翠茶中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對美容養顏很有益處,是體內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成分。

保護牙齒——氧化物

薤山疊翠茶是富含氟元素的飲料,常喝茶或者經常用茶水漱口,可以健齒護牙,還可以減輕甚至消除口臭。

消脂減肥——類黃酮

薤山疊翠茶中的類黃酮、生物鹼等成分可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和降低血脂濃度,具有很強的兼職作用。

沖泡方法

1)準備大小約200毫升的高透明玻璃杯,高溫清洗乾淨。

2)投入約3—5克的茶,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聞之沁人心脾。

3)沿杯壁注入80℃左右的開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然後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此時茶香高郁,不能品飲,不過恰是聞香最好的時間。

4)稍停約兩分鐘,待乾茶吸水伸展,再沿杯壁注入注入80℃左右的開水至7成滿。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游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5)待溫度適口後,再品其甘爽的味道。待茶湯還剩三分之一左右時,再續入適溫適量的開水,接著品飲。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谷城地處鄂西北,位於東經111°07′—111°52′和北緯31°53′—32°29′。版圖總面積2553平方千米。西有武當群峰,南有荊山屏障,東抵漢江河谷,境內溝壑縱橫,地勢起伏大。

氣候特徵

谷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15.5℃,無霜期180-23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94.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60.9毫米,具有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熱同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特點,適於茶樹生長。大薤山地處谷城中南部,高山多雲霧,一年四季雲霧繚繞,年均氣溫12℃,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大氣中含有的有益人體健康的負氧離子是城市平均含量的5至10倍,是發展茶葉產業的理想之地。

土壤特徵

大薤山有南河、北河環繞在其南面和北面,水資源十分豐富,土壤屬於腐殖黃棕壤,通透性好,土壤pH值5.2-6.5,0-40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20克/千克,特別適合茶樹生長;茶園四周參天的林木下有厚厚的落葉,腐爛後又使茶園土質中的有機物質積累甚多,形成了“薤山疊翠”甘甜醇厚、清香四溢的獨特品質。

地理特徵

谷城地理 谷城地理

茶樹喜歡溫暖、潮濕、蔭蔽的生長環境,科學研究表明,北緯30.00°±2.00°是茶樹正常生長的最佳緯度。大薤山,位於北緯31.53°—32.29°,基本上是茶樹能夠正常生長的最北端。“薤山疊翠”生長地,在海拔800米—1000米間的高山過渡地帶。獨特地理因素形成了大薤山每年11月到次年2月長達4個多月的“雪期”,經過長期馴化,大薤山茶樹逐漸適應了大薤山的“極地”氣候,在寒冷中健康生長。也正是這種“極地”氣候,使得茶樹生長期變長,乾茶中水浸出物、多酚類、兒茶素含量高於平原丘陵茶,滋味醇厚回甘,獨特的板栗香氣馥郁持久,葉底碧綠明亮而獨具高香特色,孕育出堪稱奇葩的“中國珍稀雪山綠茶”。

歷史淵源

陸羽在《茶經》中稱:“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炎帝曾在谷城這片土地上嘗植五穀和茶樹,中華《九域志》載:“谷城,因神農氏在此嘗植五穀而得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炎帝曾在谷城這片土地上嘗植五穀和茶樹。

據《穀城縣志》記載:清鹹豐八年(1858年),谷城茶葉生產量占湖北省第13位。湖廣總督張之洞曾批轉谷城知縣瞿元燦的《種茶炙焙法》向湘鄂兩省推廣。清代嘉慶年間詩人安庭松遊覽薤山美景,賦詩《薤山疊翠》並稱讚薤山所產茶為薤山疊翠後,谷城的茶產業得到快速的發展。

從清至建國後,谷城種茶規模、制茶技藝、茶葉品種和品質都日臻成熟;清中後期,谷城茶通過茶馬古道銷往南方和海外。

1962年開始,薤山疊翠大面積興起。當時農業局曾先後派出王瓊英、余宗典夫婦和劉顯廷擔任茶葉技術員長期駐場。王瓊英女士曾在安徽農學院茶葉系進修了一年有餘;劉顯廷於華農畢業分配到谷城農業局後,又於1966年帶領薤山及潭口水庫各一名職工遠赴浙江,在杭州梅家塢及餘杭茶廠學茶三個多月。他們把新學知識全部用在推廣薤山疊翠生產的工藝技術上,地理優勢與科技的有機結合,使薤山疊翠的品質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當時雖還未參評獲獎,但卻贏得了大眾的口碑,喝過的人無不贊其"滋味醇厚,香濃久遠"。到1968年全縣茶葉普遍大發展時,薤山茶場成了全縣各茶場的領頭雁,薤山疊翠也成為全縣人民不可多得的日常飲品,被眾人視為大薤山的鎮山之寶。

生產情況

2009年,谷城茶園面積達到12.8萬畝,茶葉產量4500噸,實現產值3.57億元。

2010年,谷城有宜植茶麵積30萬畝,已建成規模茶園12.8萬畝,年產量7442噸,系列產值10億多元,出現了過2億元的茶葉企業2家,過千萬元的茶業企業10家,過百萬元的茶葉企業26家。

2012年,穀城縣茶園面積已達12.6萬畝,茶葉年產量1000噸,位居中國100家產茶大縣之一,茶產業已發展成為谷城農業經濟四大產業之首。

薤山疊翠 薤山疊翠

2013年,穀城縣有茶園面積13.2萬畝,茶葉年產量達5474噸,產值2.38億元。

產品榮譽

2009年,穀城縣被國家農業部《中國重點產茶縣區域規劃》(2009—2015)明確為長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綠茶基地縣,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確定為100個產茶大縣之一,排序中國第26位,湖北省第3位。

2011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薤山疊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薤山疊翠產地範圍為湖北省穀城縣薤山林場、紫金鎮、南河鎮、石花鎮、趙灣鄉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群體品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800米至1000米,黃壤土,土層深度在0.5米以上,土壤pH值5.2至6.5,土壤有機質≥2.0%。

薤山疊翠 薤山疊翠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無性繁殖方式育苗。

2.定植:單條種植每公頃苗數≤4.5萬株;雙條種植每公頃苗數≤6萬株。

3.施肥:每年施餅肥或商品有機肥≥1500千克/公頃;或經無害化處理的農家有機肥≥1.5萬千克/公頃。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採摘

1.採摘時間:

(1)春茶:每年立夏之前。

(2)秋茶:立秋之後至10月中旬。

2.採摘要求:嫩度在一芽兩葉初展以上的芽葉。

(五)加工工藝

攤放→殺青→風選→揉捻做形→初烘→攤涼回潮→整形→回潮→二烘→足乾→整理成品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外形:條索緊細顯鋒苗、色澤翠綠油潤。

(2)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栗香持久。

(3)滋味:鮮醇爽口。

(4)葉底:嫩綠明亮勻整。

2.理化指標:水浸出物≥38.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薤山疊翠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穀城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薤山疊翠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