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村[山西省襄汾縣襄陵鎮薛村]

薛村,位於襄汾縣西北隅的姑射山麓,南鄰景村,北靠井頭,東邊是浪泉和南、北太柴,西邊沿山至鄉寧縣的石家莊石凹莊、臨汾縣今堯都區的高家莊高凹莊和郭家莊郭凹莊。全村東西長七華里,南北寬五華里,國土面積二十多平方公里,原有耕地3998畝,現有耕底3700餘畝。土改時全村有865人,2006年底有1898人,現有村民2000餘人。

薛村地理位置

薛村綜合大樓 薛村綜合大樓

位於襄汾縣西北隅的姑射山麓,南鄰景村,北靠井頭,東邊是浪泉和南、北太柴,西邊沿山至鄉寧縣的石家莊{石凹莊}、臨汾縣{今堯都區}的高家莊{高凹莊}和郭家莊{郭凹莊}。全村東西長七華里,南北寬五華里,國土面積二十多平方公里,原有耕地3998畝,現有耕底3700餘畝。土改時全村有865人,2006年底有1898人,現有村民2000餘人。

傳說

據老人們傳說,薛村始建於帝堯時期。堯建都平陽,在薛村之西的西陽溝{村人土話:西YUO溝}建有行宮,人稱堯王殿。有一戶姓薛的人家在此居住,村名叫薛家屯。後有賈姓人和加姓人遷來居住。
帝舜時期,發生了大地震,村中房屋全毀。薛姓人家全都逃難出走,流落他鄉。只有賈、加二姓人沒走,在離原村屯東一里遠的地方,重新建房居主,後來村子做大,形成了賈家胡洞和加家胡洞的村莊,為懷念薛姓人的立村功勞,村名叫做“薛村”。同時又別與“薛家屯”,屯者小也。後來,又有成姓、張姓、周姓、侯姓、吳姓等姓人家遷來居住,村型不斷擴大。
數百年後,薛姓的後人來到薛村,村中老尊者給他們說:“我村東南角有一塊地方,你們就在那裡建堡居住吧。”原先叫薛家堡,後改名太柴村,又後太柴村一分為二,分別叫南太柴、北太柴村。正因為如此,薛村無薛姓,南太柴村確有薛姓。
襄陵縣誌記載,北宋初年,薛村的賈姓和加姓人,為了種蔴和澆地,開挖了薛村的九眼泉。九眼泉又叫八眼井和九色泉,有許多美麗和動人的神話傳說。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薛村出了一位大官人,姓賈名秀,字敏夫。官拜朝中監察御史,副宰相級別。為官清正廉明,有藏書若干卷,捐獻於襄陵縣學宮,以惠後世,祀鄉賢。
在賈敏夫的贊助下,薛村建城牆,修廟宇。廟宇有康澤龍王宮(村人稱大廟)、關帝宮(小廟)、女媧娘娘廟等30餘處建築。薛村城牆有六座城門,其中有三座西門。北至霍州,南達絳州,沿西山一帶的村莊,唯獨薛村有三座西門,而且景點優美無比。進入薛村東門,左邊是關帝宮,右邊是康澤龍王宮。北門口有女媧娘廟。南門口是鐘鼓樓。三座西門,中間叫大西門,南邊叫小西門,北邊叫土窯門。小西門西南有九色奇泉和河神廟。土窯門北邊是玉皇閣。大西門口北邊有三官廟,出西門便是將台子和會操坡。相傳堯王爺曾在將台子上,觀看士兵操練匯演。故有了將台子和會操坡的名稱。將台子北邊有一口堯王時期的水井,水質甘甜。將台子上有兩攔粗的一棵千年酸棗大樹。世上少有的奇樹,人稱酸棗王樹。(備註:此樹毀於上世紀的大躍進年代,各廟宇建築全都毀於日寇侵略和文革動亂時期。)
襄陵西漢初年建縣,薛村一直歸其管轄。明清實行里甲制,薛村先後屬齊薛雙里、齊薛里、薛村里。民國初年實行編村制,襄陵縣劃分為三個區二十一個編村,薛村歸襄陵縣第一區薛村編村管轄。襄陵縣第一區有城關、東柴、齊村、薛村、燕村五個編村。城關編村轄:中興、南街、北街、東街、莊頭、中和莊。東柴編村轄:東院、西院、河北、古襄陵、屯大、屯南、李村、胡村。齊村編村轄:齊村、浪泉、井頭、雙鳧、四柱。薛村編村轄:薛村、景村、西陽、許留、南太柴、北太柴、南柴。燕村編村轄:燕村、溫泉、魚池、東鄧、上靳。除去燕村編村,加上黃崖村,即今襄陵鎮的建制。

村級演變史

1954年,襄陵、汾城(原名臨汾、泰平、太平)並縣,稱襄汾縣。薛村先後屬襄汾縣浪泉鄉、臨汾縣(1958年至1961年襄汾縣撤消,原襄陵縣劃歸臨汾縣,汾城縣劃歸侯馬市)南辛店公社、襄汾縣浪泉公社、浪泉鄉、襄陵鎮管轄。舊社會時期,薛村分四個閭(社):前頭、後頭、中行(巷)、東頭閭(社)。人民公社化時期,叫薛村大隊,下轄5個生產小隊。現在薛村分10個村民小組。
抗日戰爭以前,薛村每年農曆七月初十逢廟會(娘娘廟會),是襄陵縣河西五大廟會(城關、南辛店、黃崖、薛村、大陳)之一。每逢廟會,耍馬刺、唱對台戲,鑼鼓旗傘,熱鬧非凡。大躍進時期,薛村煉鐵廠是襄汾縣四大(尉村、盤道、侯村、薛村)煉鐵廠之一。可為紅極一時。臨汾縣在我村建有國營薛村石膏廠,除開產石膏礦石外,還加工成粉,製做各種石膏產品。製做的各種毛澤東主席石膏像,全縣僅此一家。薛村古有九眼泉水可澆村東、村南的土地300餘畝。村人在九眼泉水渠上建有水磑(水磨)兩座,可磨麵碾米。華池峪的洪水可澆灌澗北里的千畝良田。故澗北里稱為薛村的糧倉。建國後開挖了紅旗渠、躍進渠、七一渠。現在村北又打了五眼深井,真可謂有山有水,糧豐林茂,花果飄香。薛村人以會種地,能吃苦著稱。純樸、勤勞、急公、好客、豪爽、多能工巧匠和好鬥不怕死是薛村人的特性。

名人軼事

抗日戰爭時期,薛村人配合閻錫山的部隊,一次消滅日本鬼子32名,被列入《襄汾縣誌》和《襄汾軍事志》。薛村有老紅軍賈抗山,老八路賈祥林、賈秀榮、賈清雲、加百管、加世管、成鐵娃、成順堅、成懷管等人。有革命烈士賈抗山、賈秀榮(又名賈有福)、加清雲、加跟門。有革命傷殘軍人加進寶,有南下四川幹部加喜。薛村有上百餘人參軍和參戰,父子兵、兄弟兵有十幾對。薛村有二十多人次參加過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西藏平叛、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和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薛村的民兵,射擊、刺殺曾獲西北片比武第一名。薛村的林業曾獲全縣第一名,受到原晉南地委李光耀、李輝等領導的表彰。薛村的先民為薛村創建和發展,功不可抹。薛村歷屆黨支部、村委會領導和村民為薛村的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都是薛村的功臣和精英。

文化流傳

薛村舞台 薛村舞台
古時薛村康澤龍王宮有楹聯兩副:
民享源泉之利東做西成;
地繞園圃之休春花秋果。
清流尊自九泉水;
洪澤普滋萬傾田。
此乃薛村的真實寫照。
如今的薛村更是今非昔比,村中道路全部水泥硬化,晚上有路燈照明,自來水管引入院中和廚房,新舞台以及文化廣場已竣工啟用。新建的標準化蔬菜大棚和蔬菜批發市場,為薛村曾加了一道靚麗的景觀。薛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對全村近500戶,2000餘口人的合作醫療費、水費、有線電視費等全都免收。農民種地不繳農業稅,還能年年領取種糧補助款。村領導關心村裡的困難戶和五保戶,按時給他們發放錢款和糧食。還給村裡的困難戶蓋了新房。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多次受到上級政府,鄉鎮和縣的表彰和獎勵。村長張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全縣“十佳村長”之一。
薛村新舞台的楹聯:
九色泉畔鳴珠濺玉生瑞氣;
故射山麓飛虹疊翠繞祥雲。
2010年清明節前,薛村大舞台和文化廣場竣工,開光唱大戲,我曾代表全村在外工作人員和離退休老幹部,上台講話,特賦詩楹聯一副表示祝賀:
逢盛世建舞台光復先祖輝煌;
順民心唱大戲弘揚民族文化。
《薛村情懷》一篇,以抒我之心懷:
姑射山,堯王殿,華池峪,九色泉,康澤宮,關帝廟,耍馬刺,對台戲。南臨景村,北靠井頭,東是浪泉,西至鄉界。清水南流,洪澤灌北。溝澗里垧,各出有典,西陽溝口薛家屯,賈加兩姓重建村。宰相故里三西門,二十五廟繪薛村。
酸棗樹,杏樹林,梨木芽,嫩香椿,煉鐵廠,毛老像,攻炮樓,放天燈。三渠繞村,五井成片,能工巧匠,人傑地靈。東做西成,春花秋果。杏桃柿棗,林業有名。石膏德石滿山滾,蔬菜大棚比相鄰。集資五化文明村,和諧康福薛村人。

新農村建設

薛村[山西省襄汾縣襄陵鎮薛村] 薛村[山西省襄汾縣襄陵鎮薛村]
薛村[山西省襄汾縣襄陵鎮薛村] 薛村[山西省襄汾縣襄陵鎮薛村]

曾經的薛村人民靠姑射山發家致富,人們除了做農活,發展農業外,在山上開山採礦,隨著對環境要求的提高,現在的薛村人已經開始了新的致富方法,村里在村幹部的領導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已建成蔬菜大棚200餘座,種植的西紅柿、黃瓜、豆角等品質高,銷量好,河南、湖北、山西等地都有薛村蔬菜的身影。薛村已經成為襄汾縣農業示範基地,相信以後,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