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花女

不到一年,家裡人去看她,不願讓她過那種艱苦的藝徒生活,就把她接回家。 後來,她參加了金蘭紅的戲班,與北路梆子鬚生泰斗金蘭紅同台演戲多年。 1953年,她又回呼和浩特市參加了呼市晉劇一團。

花女子祖籍山西省定襄縣芳蘭鎮,清光緒年間遷至右玉縣城。8歲時,因家貧曾送去戲班跟鎖柱黑學戲。不到一年,家裡人去看她,不願讓她過那種艱苦的藝徒生活,就把她接回家。10歲時,又因生活所迫,再次跟隨北路梆子青衣泰斗李三元學戲。學藝時,她主攻青衣,因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刻苦練功,學藝五、六年就較好地繼承了青衣泰斗李三元的唱腔和表演藝術,並挑起了北路梆子青衣的大梁。後來,她參加了金蘭紅的戲班,與北路梆子鬚生泰斗金蘭紅同台演戲多年。在此期間,她的唱工、做工、翎子工、蹺子工都有了極大的提高,成為馳名長城內外的著名演員。如在演《紅梅閣》一劇中飾鬼魂慧娘時,蹲下耍水袖連踢小飛腳的絕技,博得了觀眾的喝彩,贊口不絕。她的戲路很寬,在舞台上是個多面手,紅黑生旦,樣樣能演,塑造了各式各樣的栩栩如生的戲劇人物。如《坐樓殺惜》中的宋公明、閻婆惜,《三疑計》中的湯陽,《明公斷》中的秦香蓮,《罵殿》中的賀後,《金水橋》中的銀平公主,《黃鶴樓》中的周瑜、趙雲,《鳳儀亭》中的呂布,《殺宮》中的西宮娘娘,《二進宮》中的徐延昭,《望月樓》中的劉三等等,都表演得維妙維肖。時有“美貌天仙的臘玲子,文武雙全的花女子”的美譽。
花女子因自幼家貧,少通文墨,但她聰明過人、記憶非凡。她可一字不錯地口授百餘本戲。當年她在歸綏(即呼市)上演24本《白蛇傳》和22本《二度梅》時,白天請人在家裡念戲,晚上就能登台演出。俗話說:“張口飯難吃。”那時候演戲是很難的,尤其是在戲院里演唱那就更難了,許多戲迷對劇本十分熟悉,就連戲本中的每句台詞都能背下來,你在台上唱,他在台下哼,邊哼還用手拍著板眼,因為演員唱錯了台詞而“砸鍋”的事時有發生,可是她從未發生過“砸鍋”的事。
花女子不僅做戲認真,還是一個誨人不倦的師長。舊社會的藝人一般說是比較保守的,但她把自己的藝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據大同市晉劇團退休老藝人王桃桃(藝名桃桃紅)介紹,她演唱的鬚生戲絕大多數是花女子傳授給她的。花女子教徒弟時十分認真,當她發現你的表演或唱腔不準確時,馬上就給你一次又一次的做示範,直到你學會為止。她那種不厭其煩的教學態度,深受學員的愛戴和尊敬。
解放前,花女子一直在綏遠地區演出,1949年5月大同解放,這位飽嘗舊社會之苦的藝人,由綏遠返回大同,任大同市晉劇團副團長。後又選為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3年,她又回呼和浩特市參加了呼市晉劇一團。1955年底,在豐鎮北路梆子劇團獻藝。1958年,回大同養病。1959年4月2日,與世長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