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茄目旋花科植物]

蕹菜[茄目旋花科植物]
蕹菜[茄目旋花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蕹菜(拉丁文名: Forsk),是番薯屬光萼組植物。在福建、廣西、貴州、四川稱通菜,福建稱通菜蓊、蓊菜,江蘇、四川稱藤藤菜,廣東稱通菜。 該種原產東亞地區,現已作為一種蔬菜廣泛栽培,或有時逸為野生狀態。中國中部及南部各省常見栽培,北方比較少,宜生長於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多濕的地方,不耐寒,遇霜凍莖、葉枯死。分布遍及熱帶亞洲、非洲和大洋洲。除供蔬菜食用外,尚可藥用,內服解飲食中毒,外敷治骨折、腹水及無名腫毒。蕹菜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飼料。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蕹菜 蕹菜

一年生草本,蔓生或漂浮於水。莖圓柱形,有節,節間中空,節上生根,無毛。

葉片形狀、大小有變化,卵形、長卵形、長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5~17厘米,寬0.9~8.5厘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具小短尖頭,基部心形、戟形或箭形,偶爾截形,全緣或波狀,或有時基部有少數粗齒,兩面近無毛或偶有稀疏柔毛;葉柄長3~14厘米,無毛。

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1.5~9厘米,基部被柔毛,向上無毛,具1~3(-5)朵花;苞片小鱗片狀,長1.5~2毫米;花梗長1.5~5厘米,無毛;萼片近於等長,卵形,長7~8毫米,頂端鈍,具小短尖頭,外面無毛;花冠白色、淡紅色或紫紅色,漏斗狀,長3.5~5厘米;雄蕊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毛;子房圓錐狀,無毛。

蒴果卵球形至球形,徑約1厘米,無毛。種子密被短柔毛或有時無毛。

生長習性

蕹菜原產於南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炎熱,不耐霜凍,在長江流域各省4~10月都能生長。

地理分布

該種原產中國,作為一種蔬菜廣泛栽培,或有時亦為野生狀態。中國中部及南部各省常見栽培。分布遍及熱帶亞洲、非洲和大洋洲。

物種分類

蕹菜在栽培上有品種之分,有的以栽培條件分為水蕹菜(又叫小葉種或大蕹菜)和旱蕹菜(又叫大葉種或小蕹菜),有的以花色分為白花種(植株綠色,花白),紫花種(植株各部 略帶紫色,花淡紫)。

栽培技術

蕹菜是一類既可生活於旱地又可生活於水田的水陸兩棲性植物,但還是水分較多時生長旺盛,最適宜在肥水田或畜舍附近的經常排糞水的田中種植。較肥的旱地也能種植,在旱地種植能促進其多結種子,所以留種時可在旱地栽培。

蕹菜對土壤的適應性強,既耐肥,又耐漬,也有一定的耐瘠性,但在人工栽培條件下,為了達到高產,以富含有機質的粘壤或壤土栽培為最適。蕹菜不耐旱。

蕹菜種子在15℃左右開始發芽,生長適溫為20~35℃,種蔓腋芽萌發初期溫度達30℃以上時,萌芽快。光照要充足,但對密植的適應性較強,屬短日照型,特別是藤蕹比子蕹對短日照要求更嚴,日照稍長就難於開花、結實,故常用無性繁殖。

蕹菜分旱栽和水植兩種栽培方式。北方以旱栽為主;南方旱栽、水植並存。早熟栽培以旱栽為主,中晚熟栽培多數水植。

旱蕹菜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與定植:旱蕹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華北地區圳地播種一般在4月中旬前後陸續進行,可一直延續到8月份。若利用保護設施,播種期可提前。露地直播採用條播或點播,行距30厘米~35厘米。點播穴距15厘米~20厘米,每穴點種子2、3粒。直播畝用種量10千克左右,當苗高3厘米左右便可分批進行間苗,最後按15厘米~20厘米距離定植。

育苗移栽多採用平畦育苗,撒播。每畝苗床用種量18千克左右,可定植10~15畝。

蕹菜種子種皮厚而堅硬,吸水慢。早春氣溫低,出苗緩慢。如遇低溫多雨天氣,容易造成爛種,所以應於播種前浸種(約浸24小時)催芽,播後蓋細土1厘米厚,以利種子出芽和紮根,並覆塑膠薄膜提溫保溫,待苗出土後撤摸。5~7天后出苗。當苗高15厘米~20厘米時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為15厘米~20厘米左右,每穴1~2株。

(2)無性扦插:凡是不能開花結實的品種,只能進行無性扦插繁殖。蕹菜易發不定根,故無性繁殖易成活。具體方法不一。有些地方是將前一年留好的種蔸直接栽植於大田,幼苗長出35厘米以上時進行壓蔓,以便再發新根,促發新苗。以後經常壓蔓,直到布滿全田,再分期分批採收上市或移栽。也可將前一年留下的藤莖置於20℃~25℃的溫暖苗床催芽,苗高10厘米~20厘米時扦插在背風向陽、溫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擴大繁殖係數,然後扦插於本田。

(3)肥水管理:旱栽宜選擇地勢低,土壤濕潤而肥沃的地塊栽培。定植活棵後,除要中耕除草,以利提高地溫外,還要施追肥。定植1個月後,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植株生長迅速,需肥需水量大,要勤追肥、勤奮澆水。

肥料以追施衡薄人糞尿和速效氮肥為主,追肥濃度不能過高,以免燒苗,應掌握稱輕後重的原則。土壤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尤其是高溫乾旱季節,要勤澆水、澆足水。為促使莖葉迅速生長,提早采梢上市,可用20ppm赤黴素對幼苗進行葉面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共進行2~3次。

水蕹菜的栽培技術

蕹菜有淺水栽植和深水浮植兩種。

淺水栽植是利用淺水田或淺水塘栽培。栽前先將水放掉,進行整地、去除雜草,然後扦插。插條長約20厘米,按26厘米左右間隔距離斜插入2~3節,深度3厘米左右,種秧葉露出水面即可。扦插後,為提高土溫、利於髮根成活,水層不宜過深,一般以保持6厘米~9厘米為宜。

深水浮植的方法是將蕹菜秧按15厘米左右的距離,編在髮辮的藤蔑或稻草繩上。為使繩子兩面的重量相等,要將種秧的頭尾相間旋轉。

藤蔑或草繩長10米分3米,兩頭做成圓圈,套在塘邊的木樁上。這樣,種秧便可隨水面升降而上下浮動。為了便於管理,藤蔑或草繩在水中的排列方式可採取大、小行。大行兩繩之間相距1米,小行兩繩之間相距30厘米。

水蕹菜的管理簡單,在水質比較肥沃流水處,植株生長良好,一般多不施肥。而在缺肥的死水處,則應施肥。下水時溫度高,每10~15天採收1次,天涼後,隔20多天採收1次。採收方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蕹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產量不高。到生長後期莖葉衰老,而秋季葉菜種類已多,可放任生長,作青飼料用。至霜降以前採收完畢。

病蟲害防治

病害

炭疽病

一、危害與診斷:

主要為害葉片及莖。幼苗受害可導致死苗。莖上病斑近橢圓形,葉上病斑近圓形,暗褐色,葉斑微具輪紋,均生微細的小黑點,發生嚴重時,葉片枯死,植株局部或全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可選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等噴霧防治,10天1次,連續防治2~3 次。

腐敗病

一、危害與診斷:

是全株性病害。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水浸狀病斑,後漸擴至葉柄和莖部、產生褐色斑或腐敗,後期在葉柄或莖上產生大量暗褐色菌核。

二、防治方法:

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

苗期噴灑植寶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

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拌種。

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可單用40%拌種雙粉劑,也可用40%拌種靈與福美雙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克。藥土處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單發區,單用拌種靈防效不高,須混入等量福美雙方可奏效。也可採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後每隔30厘米把2~4毫米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後用地膜把畦蓋起來,12~15天后播種定植。

1.

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

2.

苗期噴灑植寶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可增強抗病力。

3.

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拌種。

4.

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可單用40%拌種雙粉劑,也可用40%拌種靈與福美雙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克。藥土處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單發區,單用拌種靈防效不高,須混入等量福美雙方可奏效。也可採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後每隔30厘米把2~4毫米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後用地膜把畦蓋起來,12~15天后播種定植。

白鏽病

一、症狀表現:病斑在葉背面生,葉正面初現淡黃至黃色斑點,後漸變褐,病斑較大,葉背面生白色隆起狀皰斑,近圓形或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有時癒合成較大的皰斑,後期皰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葉片受害嚴重時病斑密集,病葉畸形,葉片脫落.

二、發病條件:

連作地、前茬病重、士壤存菌多;或地勢低洼積水,排風不良;或士質黏重,士壤偏酸;

氮肥施用過多,栽培過密,株、行間郁敝,不通風透光;

種子帶菌、育苗用的營養士帶菌、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或帶菌;

早春多雨或霉雨來早、氣候溫暖空氣濕度大;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來早時易發病;

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1.

連作地、前茬病重、士壤存菌多;或地勢低洼積水,排風不良;或士質黏重,士壤偏酸;

2.

氮肥施用過多,栽培過密,株、行間郁敝,不通風透光;

3.

種子帶菌、育苗用的營養士帶菌、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或帶菌;

4.

早春多雨或霉雨來早、氣候溫暖空氣濕度大;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來早時易發病;

5.

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三、防治方法:

選用地勢高燥的田地,並深溝高畦栽培,雨停不積水。

播種後用藥士做覆蓋土,移載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治病蟲的重要措施;

使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並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殘體;

水旱輪作、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閒期,棚內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

選用抗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合理密植,及時去除病枝、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

選用地勢高燥的田地,並深溝高畦栽培,雨停不積水。

2.

播種後用藥士做覆蓋土,移載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治病蟲的重要措施;

3.

使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並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殘體;

4.

水旱輪作、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5.

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閒期,棚內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

6.

選用抗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7.

合理密植,及時去除病枝、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8.

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蟲害

雍菜菜青蟲

一、症狀表現:

主要是對葉面的啃傷。

二、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冬季清除地上部枯葉及病殘體,並結合深翻,加速病殘體腐爛,採收罷園後,要徹底清除病株殘葉,集中燒毀。

重病田實行 1~2 年輪作,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減少病蟲源。

科學施肥,加強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抵抗力。

雨季來臨時,及時開溝排水,田間不積水。需澆水時應選擇在晴天下午進行,每次澆水不要超量,切忌大水漫灌。

1.

冬季清除地上部枯葉及病殘體,並結合深翻,加速病殘體腐爛,採收罷園後,要徹底清除病株殘葉,集中燒毀。

2.

重病田實行 1~2 年輪作,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減少病蟲源。

3.

科學施肥,加強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抵抗力。

4.

雨季來臨時,及時開溝排水,田間不積水。需澆水時應選擇在晴天下午進行,每次澆水不要超量,切忌大水漫灌。

藥劑防治

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200倍液等噴霧防治,7~10天1次。

植物價值

營養

通菜是鹼性食物,並含有鉀、氯等調節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後可降低腸道的酸度,預防腸道內的菌群失調,對防癌有益。所含的煙酸、維生素C等能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減肥的功效。通菜中的葉綠素有“綠色精靈”之稱,可潔齒防齲除口臭,健美皮膚。

通菜的粗纖維素的含量較豐富,這種食用纖維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膠漿及果膠等組成,具有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作用。

通菜性涼,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預防感染。因此,夏季如經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嫩梢中的蛋白質含量比同等量的西紅柿高4倍,鈣含量比西紅柿高12倍多,並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

藥用

莖葉
性狀:莖葉常纏繞成把。莖扁柱形,皺縮,有縱溝,具節,表面淺青黃色至淡棕色,節上或有分枝,節處色較深,近下端節處多帶有少許淡棕色小鬚根;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片皺縮,灰青色,展平後呈卵形、三角形或披針形;具長柄。氣微味淡。以莖葉粗大、色灰青者為佳。
性味:甘;寒
歸經:腸;胃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濕。主鼻衄;便秘;淋濁;便血;尿血;痔瘡;癰腫;折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0~120g;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

治鼻血不止:蕹菜數根,和糖搗爛,沖入沸水服。(《嶺南採藥錄》)

治淋濁,小便血,大便血:鮮蕹菜洗淨,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四兩,同煎如飴糖狀。每日服三兩 ,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黃、硃砂。同搗爛,敷胸前,(《嶺南採藥錄》)

治囊癰:蕹菜搗爛,與蜜糖和勻敷患處,(《嶺南採藥錄》)

治皮膚濕癢:鮮蕹菜,水煎數沸,候微溫洗患處,日洗一次。

治蛇咬傷:蕹菜洗淨搗爛,取汁約半碗和酒服之,渣塗患處。

治蜈蚣咬傷:鮮蕹菜,食鹽少許,共搓爛,擦患處。(⑥方以下出《閩南民間草藥》)

1.

治鼻血不止:蕹菜數根,和糖搗爛,沖入沸水服。(《嶺南採藥錄》)

2.

治淋濁,小便血,大便血:鮮蕹菜洗淨,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3.

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四兩,同煎如飴糖狀。每日服三兩 ,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4.

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黃、硃砂。同搗爛,敷胸前,(《嶺南採藥錄》)

5.

治囊癰:蕹菜搗爛,與蜜糖和勻敷患處,(《嶺南採藥錄》)

6.

治皮膚濕癢:鮮蕹菜,水煎數沸,候微溫洗患處,日洗一次。

7.

治蛇咬傷:蕹菜洗淨搗爛,取汁約半碗和酒服之,渣塗患處。

8.

治蜈蚣咬傷:鮮蕹菜,食鹽少許,共搓爛,擦患處。(⑥方以下出《閩南民間草藥》)

各家論述:

《南方草木狀》:能解冶葛毒。

《醫林纂要》:解砒石毒,補心血,行水。

《嶺南採藥錄》: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廣州植物志》:內服解飲食中毒,外用治一切胎毒,腫物和撲傷。

《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根莖春爛煨熟,熨吹乳。

《陸川本草》:治腸胃熱,大便結。

1.

《南方草木狀》:能解冶葛毒。

2.

《醫林纂要》:解砒石毒,補心血,行水。

3.

《嶺南採藥錄》: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4.

《廣州植物志》:內服解飲食中毒,外用治一切胎毒,腫物和撲傷。

5.

《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根莖春爛煨熟,熨吹乳。

6.

《陸川本草》:治腸胃熱,大便結。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淡;平
歸經:腎;肺;脾經
功能主治:健脾利濕。主婦女白帶;虛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00~250g。
附方:

治癆傷肺熱吐血:蕹菜根半斤,白茅根四兩,紅莧菜根四兩,鮮山紅根二兩,棕樹根一兩。燉,加肉、白糖服。(《重慶草藥》)

治婦女白帶:蕹菜根一斤,白木槿花根半斤。燉肉或燉雞服。(《重慶草藥》)

治齲齒痛:蕹菜根四兩。醋水各半同煎湯含漱。(《廣西藥物植圖志》)

1.

治癆傷肺熱吐血:蕹菜根半斤,白茅根四兩,紅莧菜根四兩,鮮山紅根二兩,棕樹根一兩。燉,加肉、白糖服。(《重慶草藥》)

2.

治婦女白帶:蕹菜根一斤,白木槿花根半斤。燉肉或燉雞服。(《重慶草藥》)

3.

治齲齒痛:蕹菜根四兩。醋水各半同煎湯含漱。(《廣西藥物植圖志》)

各家論述:

《分類草藥性》:專治婦人白帶,虛淋,久咳,盜汗。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利水和脾,行氣消腫。

1.

《分類草藥性》:專治婦人白帶,虛淋,久咳,盜汗。

2.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利水和脾,行氣消腫。

化學成份

莖葉含蛋白質(protein),糖(carbohydrate),脂類(lipid),酚類(phenols),萜類(terpenes),三萜類(triterpenoids),化合物,谷氨醯胺(glutamine),丙氨酸(alanine),蔗糖(sucr-ose),α-生育酚(α-ocopherol)及β-胡蘿蔔素(β-carotene),葉黃素(lutein),葉黃素環氧化物(luteinepoxide),堇黃質(violaxan-thin),新黃質(neoxanthin)等十幾種類胡蘿蔔素,還含銅鐵、鋅等元素。此外,從中還分離出N-反和N-順-阿魏醯基酩胺(N-trans,N-cis-feruloyltyamin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