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四職

是蕭山區教育局直屬國立職高。學校創建於1956年,始建校址在城北區公所所在地長山頭。當時以長山山北原“靖江大帝”廟作為校舍,始招初一新生兩班,有專任教師2人,學生108名,歸屬城北區校領導。

杭州市蕭山區第四中等職業學校簡介
一、學校簡介
1、學校沿革:蕭山區第四中等職業學校(原蕭山四中、長山中學、長山職高)
是蕭山區教育局直屬國立職高。學校創建於1956年,始建校址在城北區公所所在地長山頭。當時以長山山北原“靖江大帝”廟作為校舍,始招初一新生兩班,有專任教師2人,學生108名,歸屬城北區校領導。1958年獨立建制,由縣政府委任楊滿潮任專職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由縣人民政府撥款興建6個教室平房校舍640平方米,學校簡稱“四中”。1970年,學校招收高中新生一班,56名,學校發展為完全中學,更名為“蕭山縣長山中學”。1976年,自籌資金建造辦公大樓614平方米。1983年,拆除平房教室,新建教學大樓2336平方米。並招收建築施工專業職高班一個,成為普高、職高、國中並存的學校。在1992年,學校停止招收普高,成為一所獨立設定的職業高中的基礎上,1994年1月,正式更名為“蕭山市長山職業高級中學”。1999年,學校首創“綜合改革實驗班”,進行職普融通的改革嘗試,班級建制30個,並異地遷建校舍。2001年4月,根據蕭教[2001]52檔案要求,學校更名為“杭州市蕭山區第四中等職業學校”。2005年學校規模30個班,1654名學生。
2、辦學成果:學校以“修德精業、開拓進取”為校訓,以“讓每個學生享受最合適的教育”為辦學理念,教書育人,成績顯著。近幾年來,學校曾產生過全國優秀教師朱淑明,省特級教師錢桐生,省春蠶獲得者郭新建。早在1968年就被命名為蕭山市文明單位,1988年被授予全國實踐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多次被評為杭州市警校共建和國防教育先進集體,1999年還被評為省國防教育先進學校。學校1995年被確認為蕭山市重點職高,1996年1月被命名為省示範性職業學校,1999年被評定為浙江省二級重點職業高中。近年來接連被評為蕭山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蕭山區教科研基地學校,蕭山區安全文明校園,蕭山區花園式單位,杭州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杭州市心理輔導優秀站,2004年學校被評為杭州市學生會先進集體、浙江省機械示範專業、.並率先成為浙江大學先進制造業培訓基地。2005年被評為浙江省一級檔案室、全國職教學會會員學校。學校正朝一所社會認可、信譽好、質量高、吸引力大的“精品型”學校邁進。
3、學校的現狀:學校從2000年11月22日正式搬入長山街工人路8號,占地50畝,建築面積15800平方米,加上原舊校舍,使校園擴大到76畝,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2001年經計委批准建造學生宿舍6100平方米,征地6.8畝,校園總面積達82.8畝。新校舍專業實驗(實訓室)13個,多媒體教室34個,儀器設備總價值450萬元,圖書館藏書量44800冊。2004年11月學校投入150萬建立機械數控實習車間。隊伍建設方面:學校現有教職工113人,其中研究生課程班畢業17人,本科95人,專科6人,高中2人。學校專任教師98人,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10人,一級教師43人,二級教師38人。取得“雙師型”教師資格的有11人,其中取得高級技術等級證書3人,國外專業課程培訓1人。
二、學制與課程
學校初創時期,以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為指針,學校在認真學習文化課的基礎上,還組織學生開荒種菜,飼養牲畜,參加“雙搶”“秋收”勞動,到工廠搞勤工儉學。1959年學校被評為蕭山縣文教戰線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六十年代初期,比較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潛心教學,學生刻苦學習,成績提高很快,1962年有20多名學生考入蕭中和湘師。文革時期,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曾一度受到影響。但學校仍在困境中求發展,於70年增設高中部,發展成為完全中學,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正本清源,端正了思想路線,落實了知識分子政策,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教育質量迅速提高。八十年代中期,國中教學質量之高聞名遐邇。1987年國中升學考試蕭山市狀元就出在我校。普通高中招生每年基本穩定在2個班,教學質量比較穩定,會考成績、高考升學率居蕭山市前列。學校是全市最早創辦職業班的學校之一,1983年,學校與鄉鎮企業局聯合招收建築施工專業一班,1985年又為萬向代培機械班,學校形成了職普融通,校企溝通的辦學特色。1992年根據中央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服從蕭山市教育事業統一規劃,轉軌為職業高中。根據蕭山經濟需要開設了機械、機電一體化、化工分析、精細化工、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裝潢、建築水電、市政工程、外經外貿、海關、電算財會等專業,為蕭山經濟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深受萬向集團等用人單位的好評。至1995年,機械專業被確立為杭州市示範專業,目前機械專業為浙江省理事學校,化工專業為浙江省副理事長學校。學校穩定在四大專業(機電、化工、建築、財會)的基礎上,確立了外貿、計算機輔助專業,學校專業穩中有升,注重傳承發揚。2004年11月學校機械專業被命名為“浙江省機械加工示範專業”,2005年被吸收中國職教學會機電類成員學校,並與浙江大學現代製造工程研究所合作創立蕭山先進制造業培訓基地。
三、招生與考試
根據職高學生特點努力探索職教規律,學校十分重視“厚基礎、寬口徑”,突出實踐環節,重視專業技能訓練,根據各自特點進行定位,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一技之長,人人獲得“雙證”或“多證”,即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必須取得一本專業技能等級證書,鼓勵取得兩本及以上技能等級真證書。學校堅持“一切為了學校的榮譽、社會的需求和學生們的前途”為辦學宗旨;以“重職業技能具有就業活力,重學習智慧型具有高考實力,重綜合素質擁有終身發展潛力”為培養學生目標定位;以“健我人格、強我體魄、成我學業、揚我特長”為學生在校努力方向。近年來參加省、市會考、競賽,成績優異,曾多次獲得省機械製圖競賽一等獎,參加浙江省化工分析操作競賽獲一等獎,省建築測量競賽三等獎,省讀書徵文活動二、三等獎。蕭山四職為學生構築了多渠道、多層次的成才“立交橋”。連續幾年來,我校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達100%,許多畢業生成為當地經濟建設大潮中的弄潮兒,有些已達到上億資產,也有很多學生進入高等院校深造,進一步強化專業基礎。其中,蕭山區委常委、副書記王珠瑛,蕭山區副區長張愛蓮,浙江省法官學院副院長戚正坤,現任美國某航空中心研究員、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後王萌,現任中國人民銀行駐東京辦事處首席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沈炳,蕭山道道集團董事長裘德道,蕭山蕭宏市政公司總經理俞先富,蕭山恆達集團董事長、總經理俞建國等均畢業於我校。
會考方面,2001學年區高三畢業會考語文、數學平均分獲全區第一,AB率全區第一。2002學年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平均分均獲區第一,A等率區第一。2002年專業課參加杭州市會考,其中有六門課的平均分獲杭州市第一名。2003學年4門專業課參加杭州市會考有3門獲合格率第一,平均分分別獲第一、二、三名;參加綜合班會考數學、英語合格率平均分獲雙第一,語文獲二、三名,2004年參加職高文化課會考語文獲平均分、合格率雙第一,數學、英語分別獲第一、二名。高考和教科研方面:2001年高職考上線率97.5%,2002年高考上線率91.7%.,2003高考上線率為92.55%,2004年高考上線率為98%,2005年高考上線率84%,學校連續五年列同類學校首位。2001—2005年先後有79篇論文獲省、市、區各級各類比賽一、二、三等獎。
四、思想政治教育(學校管理的方法、措施)
(1)教學管理:
堅持素質教育,努力開展創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整體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確保文化課、專業課成績在杭州市的前茅。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重視初級技能合格率,更重視中級技能優秀率。
在新的教學理念上要實現“尋找能使每個學生找到他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平和學習條件”的教學目標。為此,要建立合理的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態度和教學成果進行綜合評價。
整體最佳化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教師必須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創建與新教材配套的符合學校、學生實際的新的教學模式,以教研組和專業組為單位每學年推出若干種模式,並適時推廣。
同時,學校積極為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創造良好條件,如選拔各組骨幹教師參加高學歷進修,鼓勵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成為雙師型教師,為適應新形勢,鼓勵教師跨學科學習培訓和專業教師進行新工藝、新技能培訓。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教學,掌握並有效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加強過程管理,常規落實。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2)德育管理:
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步實現科學化、系統化、網路化、經常化。針對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高一抓好以“一日常規”為核心的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高二抓好以“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為祖國的未來而勤奮學習的愛國主義教育,高三抓好“立志成才”為核心的理想與前途教育。
建立好“心理諮詢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年期教育,建立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建立好學校、家庭、社會結合全方位德育管理網路。
首先,抓好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德育管理能力。繼續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網路,堅持理論學習,不斷在實踐中探索新路子、新方法。明晰工作思路,提高管理能力。
繼續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抓好選聘、管理、培訓三個環節。加強班主任工作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法,並通過學習、交流、參觀等形式,學習校內外先進班主任育人方法,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加強班幹部隊伍建設。通過團委、學生會、班委會和青年團校、黨校等把優秀學生集中起來,在培養中使用,在使用中提高,使之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學生自立教育的骨幹力量。
其次,最佳化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發揮法制學校的作用,通過各種法制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自覺守法,做合格文明學生。
深入搞好護校隊、環保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使每個班級都有一個校內外服務點,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
抓好安全教育,利用黑板報、廣播、電視等媒體和工具,堅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各班主任要在每學期做好摸底工作,對有特殊體質、特殊家庭的同學建立個人檔案。
進一步完善值周制度,合理選派值周老師與值周學生。加強對其的管理與指導,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
進一步做好樹標兵活動,定期進行特長生、十佳文明學生等各類先進的評比工作,號召學生向身邊先進同學學習,奮發向上,爭創先進。
抓好畢業班學生“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教育,一方面抓好踴躍報考高一級學校工作,另一方面做好“愛我專業、學一技之長”等職業道德教育。
努力開展德育社會化教育,積極發揮社會、家庭的力量,通過設立學校教育教學開放周、家訪、召開家長會、參觀、訪問等途徑實施形成教育合力。
(3)教科研管理:
加強教科研管理,建立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和考核制度,支持和鼓勵教師進行深層次、高水平和教科研實踐、實驗活動,把教科研和課堂教學真正結合起來,為最佳化課堂教學,實現教育現代化服務。具體措施如下:
①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不斷採集最新的教育科研信息,研究教育科研發展趨勢,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和科研水平。
②培養教科研骨幹,通過選準對象,制定培養目標,落實培訓措施等,加強科研隊伍建設,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氣氛。
③確立和建設蕭山區學校德育科研基地,發揮我校教科研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優勢,發展其內在的潛力,為學校教育事業服務。
④要辦好學校刊物,出好教師優秀論文集,鼓勵教師在省市級以上教育雜誌上發表撰寫的論文。
(4)、幹部、教師隊伍管理
(1)校長組閣和選拔幹部、教職工代表按德能勤績評議幹部,學校按有關程式考核幹部,一年一聘,續聘或解聘。
(2)選拔教師進行學校管理培訓,合理充實各處室的工作人員。
(3)明確各處室的工作職責,做到適崗盡能,提高幹部隊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4)明確各管理人員的分工,做到儘可能覆蓋所有管理點,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任何地方有人管,任何事情有人抓。
(5)按“有作為就有地位”的用人原則,鼓勵教師競爭、合作、達標、創優,爭做名師。名師的形象化管理應該在學生中、教師同行中、領導中、外校教師中等等方面被基本認可。應該是常規檢查過關,上課符合優質課標準,所教學科的合格率、平均分、優秀率在校、區、市中名列前茅,輔導學生學科競賽獲獎級別相對較高,自身學歷合格或正在進修,教科研有課題立項及在區、市中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