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信息
盪:洗滌;蕩然:乾淨的樣子,完全空無。全都毀壞,消失盡淨。空蕩蕩的什麼東西也不存在了。 形容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
出處信息
唐·白居易《議碑碣詞賦》:“著誠去偽,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近災起柏梁,遂延渠閣,青編素簡,一同煨盡,湘囊綖帙,蕩然無存。” 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也有本詞:形容東西完全失去,一點不留下。原句是“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乾,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乾,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表現出雨果對圓明園很惋惜,對英法兩國的諷刺。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示 例】 魏巍《對方》第六部第11章:“站台和車站早已被炸得~【示例】:使民國政制,~,澔澔新邦,懸為虛器。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九回
使民國政制,~,澔澔新邦,懸為虛器。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九回
【近義詞】 化為烏有、付之東流、無影無蹤
【反義詞】 依然故我、原封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