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橫

蔣橫

蔣橫,杜陵人,後因戰功顯赫被封為九江郡(今安徽省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太尉,死後被劉秀追封為九江侯。

蔣橫跟隨光武帝劉秀征討赤眉,南征北戰,因功勳卓著被封為“逡遒侯”,官拜大將軍。然而好景不長,朝中司隸羌路上報蔣橫謀反,劉秀聞訊大怒,將蔣橫誅殺。為了免遭滅族的厄運,除了老七蔣稔為父守靈,其餘八個兒子全部逃往江南。

蔣橫蒙冤遭到誅殺後,朝野不平,一時間京城民謠四起:“君用讒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光武帝劉秀聞聽之後,下旨清查蔣橫冤案,最終冤案大白天下,蔣橫平反昭雪,羌路則被處斬。為了安撫人心,劉秀以王侯之禮遷葬蔣橫,賜墓號為“顯忠”,並將蔣橫的九個兒子全部就地封侯。長子蔣穎被封為“金華侯”,次子蔣鄭“會稽侯”(紹興),三子蔣川“臨川侯”(潤州,今鎮江),四子蔣耀“鎮湖侯”(湖州),五子蔣漸“臨蘇侯”(姑蘇),六子蔣巡“卜亭侯”(杭州),七子蔣稔“平河侯”(九江),八子蔣默居宜興和橋、被封為“雲陽侯”,九子蔣澄居宜興、被封為“ٶ亭侯”。

人物事跡

蔣姓得姓後的很長一個時期,蔣姓族人一直默默無聞。從西漢末期開始,漸漸有蔣姓族人“嶄露頭角”。至東漢時期,蔣姓迎來了鼎盛時期,其中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九侯五牧”的故事。

“三徑”之說 得於蔣翊

蔣姓得姓後,蔣家歷史上的第一個名人要算是西漢末年的蔣翊。

蔣翊是著名的隱士,以清廉正直出名,忠於漢室。因不滿王莽專權,蔣翊告病返鄉,終身不仕。

蔣翊在庭院中開闢三條小路,只與羊仲、求仲兩位高逸之士往來。於是,後人便把“三徑”作為隱士住所的代稱。

蔣橫遭禍 九子封侯

除了“三徑”,蔣翊為後人所熟知是因為他有個很出名的孫子。

他的這個孫子便是蔣橫。蔣橫跟隨光武帝劉秀征討赤眉,南征北戰,因功勳卓著被封為“逡遒侯”,官拜大將軍。

然而好景不長,朝中司隸羌路上報蔣橫謀反,劉秀聞訊大怒,將蔣橫誅殺。

為了免遭滅族的厄運,除了老七蔣稔為父守靈,其餘八個兒子全部逃往江南。

蔣橫蒙冤遭到誅殺後,朝野不平,一時間京城民謠四起:“君用讒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

光武帝劉秀聞聽之後,下旨清查蔣橫冤案,最終冤案大白天下,蔣橫平反昭雪,羌路則被處斬。

為了安撫人心,劉秀以王侯之禮遷葬蔣橫,賜墓號為“顯忠”,並將蔣橫的九個兒子全部就地封侯。

長子蔣穎被封為“金華侯”,次子蔣鄭“會稽侯”(紹興),三子蔣川“臨川侯”(潤州,今鎮江),四子蔣耀“鎮湖侯”(湖州),五子蔣漸“臨蘇侯”(姑蘇),六子蔣巡“卜亭侯”(杭州),七子蔣稔“平河侯”(九江),八子蔣默居宜興和橋、被封為“雲陽侯”,九子蔣澄居宜興、被封為“亭侯”。

因為父親蔣橫的冤案,成就了蔣家九子 “一門九侯”,蔣氏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九侯世家”。

對於蔣橫來說,蒙冤受戮,終究是一場悲劇;他的兒子們因禍得福,這場坎坷遭遇也成就了宜興蔣氏。

在蔣橫的九個兒子中,蔣默、蔣澄崛起江南,後來成為宜興蔣姓的始祖。

蔣默、蔣澄在宜興辟荒種田,耕織漁獵,過著隱逸一方的生活。之後,蔣默將新宅讓與弟弟,自己則遷至南新柯山橋雲陽村定居。

這樣,宜興蔣氏便以滆湖為界,形成了以蔣默為始遷祖的“湖東系”和以蔣澄為始遷祖的“湖西系”。

蔣澄為官清正,愛民如子。他所任地有一年發生了嚴重饑荒。來不及請示上峰,蔣澄不顧丟烏紗的危險,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

蔣澄與妻子馬氏一共生了五個兒子:長子蔣孟,官至冀州刺史;次子蔣通,官至南陽刺史;三子蔣休,官至丹陽刺史;四子蔣政,官至荊南刺史;五子蔣玄,官至兗州刺史。

五個兒子均有所作為,被民間譽為“蔣氏五龍”,也稱“番陽五牧”。

蔣橫墓

蔣橫墓又名蔣氏大墓、蔣橫之墓,位於安徽蕭縣孫圩子鄉陳蔣山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