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耀

簡介

父親是位商人。蔡金耀從小懂事精明能幹,從本村沁後國小考取省立十中(莆田一中前身)。1932年初,蔡金耀考進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師從鄭振鐸同時得到小說家劉大傑、許傑、盧前(冀野)等名師的教益,專攻語言學與文學,功底根深蒂固。他還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文學創作,有散文、詩歌常在《立報》等刊物發表。1936年蔡金耀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擔任《中華大辭典》編纂處助理編譯員。

抗日救國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陷入日寇的鐵蹄之下。蔡金耀返回莆田在家鄉沁後國小當義務教員,深得鄉親們的誇讚。1938年秋季,蔡金耀受聘為沙縣簡易師範學校語文科教員,為閩北山區培養師資人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教學之餘,他擔任地下黨主辦的《總動員》三日刊社長,宣傳抗日救國。1942年他回到莆田,任涵中中學(莆田六中前身)語文、歷史教師。1947年蔡金耀受聘為梧塘私立博文商業職業學校校長,克服經費等重重困難,堅持辦學,為社會輸送實用人才。1948年起,他主動為地下黨聯絡站提供梧塘方面訊息,為莆田革命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1951年,蔡金耀校長被上級抽調去省城福建人民革命大學學習。一年後,又回到博文商校工作。1952年學校受政府接管,易名為莆田七中,蔡金耀任副校長。1958年他被上級調任莆田八中副校長。蔡金耀雖然擔任校長職務,但從來不放棄教學工作,並且連續擔任高中畢業班語文科教學。如60年代初期,他被推舉為全縣校際高三語文教研組長,主持開展全縣性的語文科教研教改及編寫複習提綱等工作,為莆田縣連續六年獲全省“高考紅旗”稱號作出不容低估的貢獻。1959年至1963年蔡金耀享受國家高級知識分子、高級腦力勞動者待遇,發給特需供應證。這在當時晉江專區教育界上是屈指可數的。1963年被上級宣布為民兵莆田八中營部營長。
1966年6月,“文革”運動開始,蔡金耀首當其衝,被扣上十八頂帽子,剝奪教學權利,強迫勞動,遊街批鬥。1970年他被下放到黃石沙堤附中,一年後又調往江東莆田十九中,1972年在莆田八中退休。

編輯創作

蔡金耀退而不休,筆耕不輟,先後有許多各類文章發表在各地報刊或專集上。1980年伊始,為《莆田鄉訊》、《福建工商史料》、《涵江紀勝》等寫稿編輯。還為莆田市、縣和涵江區政協文史資料撰寫稿件,為地方整理搶救文史工作做出積極的努力。1985年他主編《沁後國小七十五周年校慶特刊》(校史)。之後,參與整理朱維乾教授的《莆田縣簡志》(現已在市志辦審閱將要出版)。1989年至1991年參加編審《新編莆田縣誌》。還利用空閒時間輯錄《中國歷代紀要及紀年起訖表》(初稿本),並開始點校《游洋志》(已出版)及明弘治《興化府志》等。他曾經負責主編《莆田沁後蔡氏族譜》。1994年他擔任主編《梧塘鎮志》兼任《涵江區志》顧問。其名字已被輯入《中國大文化英才傳略會典》等書籍。
蔡金耀先生早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時,撰寫大量文章,輯成《李後主研究》,著名作家鄭振鐸為其題寫書名。後因受抗戰烽火的衝擊,未能正式出版成書,其稿件又毀於“文革”期間,此乃為蔡金耀人生的一種莫大遺憾!
他曾擔任過莆田縣政協委員,任過莆田地方志學會理事及蔡襄學術研究會理事等等。
年居九旬的蔡金耀先生,目前正在潛心撰寫回憶錄,搶救莆田被歷史所沉澱,幾乎銷聲匿跡的文史資料,為地方文史研究工作繼續作出無私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