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芴

1915年7月,蔡忠笏考入(一說是保送)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炮科,據說因蔡氏身材矮小,入學時幾被淘汰。 1933年調任炮兵幹部訓練班主任,1934年8月(蔡說是7月),炮兵第2旅建立,蔡氏即任炮兵第二旅少將旅長。 1947年11月初,蔡先生應聘上海吳淞中學,任職數、理、化教師。

蔡忠芴

蔡忠芴(1892-1971) ,又名揮塵,號誨臣,浙江東陽蔡宅人氏,陸軍中將,蔡氏系務農世家,父親粗通文墨,曾對蔡的啟蒙發揮作用。蔡氏13歲時插入本地國小就讀,兩年多後高小畢業。1908年初,蔡忠笏赴杭州,考入浙江陸軍國小。
1911年暑期畢業。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11月革命軍“光復”杭州時,蔡氏曾有參加,後投入黃興將軍的麾下。1915年7月,蔡忠笏考入(一說是保送)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炮科,據說因蔡氏身材矮小,入學時幾被淘汰。
1916從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後派任浙江陸軍第一師炮兵第一團見習官,1917年初,蔡忠笏從保定軍校畢業,到浙江陸軍第一師炮兵一團任見習軍官。次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浙江表示擁護,陸軍第一師編成浙江援閩第一師,1918年升任連附、連長,1919年升任獨立炮兵營營長,1920年該師與陳炯明作戰,於潮汕地區被陳大敗,蔡氏一時脫離軍界,回東陽老家。由於蔡系炮兵科班,理科優良,於1921年7月至次年11月在東陽中學任教數學。
1922年,蔣介石任粵軍參謀長,試圖組織炮兵,便邀蔡氏赴福州共圖大業,但蔡氏抵達福州後,蔣先生因和許崇智不合,離開粵軍去了上海,蔡氏經人介紹在東路討賊軍炮營任職,出任廣州國民政府東路軍第二軍炮兵營連長,後被陳炯明大敗於博羅城,幾近全軍覆滅,殘部被孫先生遣粵軍救出,此後便在博羅一帶整補。此間蔡氏離開該部,到李任潮在肇慶舉辦的“西江陸海軍講武堂”任少校教育副官兼兵器教官。
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建立,蔡忠笏調任黃埔軍校教育部中校兵器教官兼軍校第二期學生總隊炮兵隊隊長,據羅林虎調研,蔡忠芴初到黃埔時何應欽見其身材矮小,擬委以上尉,蔡大為不滿,但任職第二天就被“糾正”重任少校教官。似乎自此直至多年之後,蔡氏對何應欽先生都是耿耿於懷,也認為何對他一直有偏見,並認定淞滬會戰期間被撤去炮兵第2旅旅長也與何有關。
蔡氏為人隨和,對學生或下級從無架子,在黃埔期間和學生關係很是融洽,其炮兵技術也很得學生崇拜。在孫元良的回憶中有這樣的評價:“紅鼻子的蔡忠笏老師成為全軍崇拜的明星……他使用火炮決心迅速,放列快而命中準確。我們在火線上的戰士只要聽到他的炮聲,不由得不齊起歡呼,爭先前進。反動的滇軍師長趙成梁在廣九鐵路上與我們作戰時,被蔡老師一炮轟死!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一整師滇軍就被打垮了。”
在黃埔期間,蔡氏和陳誠私交甚焉,陳誠一直非常敬重這位老學長;兩者的模範丈夫性格,更使得彼此知己知心;蔡夫人和陳夫人也情同姊妹,甚至多年蔡氏離開軍界之後,兩家關係仍然密切。蔡氏前半輩子的歷程一直和國民革命軍的炮兵發展緊密相關。在兩次東征、 北伐中蔡氏率領的炮兵隊伍屢建功勳。
1925年調任黃埔軍校教導團炮兵營營長,1926年升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炮兵團團長,1927年春,北伐軍成立炮兵指揮部,蔡忠笏即任少將指揮官,統率全軍炮兵部隊,升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炮兵指揮官,同年調任第二十師師長,1928年降任第三師第七旅旅長,1928年春,蔡氏在興寧接任第20師師長,後因擅離職守,對部下疏於管理,被撤去師長職務。此後蔡氏跑到熟人在上海經營的永豫紗廠,當了幾年的小股東。
1932年初,永豫紗廠因經營不善倒閉,蔡忠笏便於4月間回到南京。由於是國民革命軍的老臣子,蔡氏被聘職炮兵學校,先任研究委員,同年秋季被任命少將射擊主任教官,還兼任過炮兵團幹部訓練班主任。1933年調任炮兵幹部訓練班主任,1934年8月(蔡說是7月),炮兵第2旅建立,蔡氏即任炮兵第二旅少將旅長。
1937年調任炮兵學校高級研究員, 1937年9月,蔡氏率部正在上海浦東作戰,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被調回炮校任中將研究委員,蔡氏不滿,回南京述職後便拂袖離去,回東陽老家賦閒。1938年出任東陽抗敵自衛總隊總隊長,1938年10月,蔡忠笏被黃紹竑任命為“浙江省大盤山區綏靖專員”,1939年兼任磐安縣縣長, 但同年12月,蔡氏向黃紹竑面辭獲準。
1941年蔡氏再度被軍委會任命為第三戰區高級參謀,並一度兼任軍糧監察團主任委員,但又不知什麼原因,是年年底蔡氏離開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年底三度辭職,1942年派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首席高級參謀,常德會戰時兼任聯絡參謀。1942年5月,蔡氏受任第六戰區中將首席參謀,1945年7月,蔡氏接任巴、萬(巴縣、萬縣)要塞指揮官,直至抗戰勝利以後。
1946年冬季蔡氏進入中央訓練團,翌年5月蔡氏奉準(這個詞是老蔡自己說的)退役,從此徹底脫離軍政界。1947年11月初,蔡先生應聘上海吳淞中學,任職數、理、化教師。從此以後老蔡安命天倫,與世無爭,得閒時喝點小酒;在該校任教一直乾到1961年因年邁耳聾退休。
1957年當選民革上海市委員,1961年退休,1971年在上海病逝。蔡忠笏先生算得上是國民革命的傳奇人物,在國家危難時義不容辭,在個人不遇時卻又樂天知命;他對國民革命的貢獻,以及中國抗戰的貢獻值得大家懷念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