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蓮華寺是湖北省佛教協會直屬的佛教道場,是湖北省正信佛教信徒研修的中心。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鄂民宗發[2001]44號檔案)批覆同意湖北省佛教協會在中洲島建設"太虛講堂",作為省級臨時佛教活動場所。2001年建成"太虛講堂",成為江夏區中洲島上獨特而又寶貴的佛教文化旅遊資源。
2004年,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鄂民宗[2004]74號)檔案批准,武漢蓮華寺為正式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鄂甲]F000000001)。
蓮華寺在各級政府宗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界人士走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道路,並嚴格制定和完善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成功地舉辦了一系列法務活動。先後自籌資金數百萬元人民幣,完善寺院土地徵用手續,配套寺院專供水電、場地平整等基礎建設工程。從緬甸恭請了十二尊造形精美,國內罕見的緬玉佛像以及十餘尊不同材質的佛像,增加添置了佛教活動必備的各種設施。在宗教活動場所內開設了法物流通處、佛經閱覽室,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省內外佛教界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蓮華寺佛教活動場所改擴建建設項目已獲得鄂民宗辦[2011]04號,夏發改社[2011]12號檔案批准,武漢市江夏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核發的《選址意見書》(編號:武規(夏)010]0377號),《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編號:武規(夏)地[2011]086號),又取得了用地計畫。規定擬用地紅線內面積為182畝,加上沿湖岸線綠地總面積為272畝,其中建設規模控制為24147平方米。蓮華寺改擴建項目用地擬將南部緊鄰的中洲村部分土地一併納入征(租)用範圍。
布局
蓮華寺的總體空間布局為一軸四區一帶。一軸為觀音朝聖中軸線,經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殿至觀音像的主軸佛光大道。
四區分別為佛事活動區、佛學文化區、福壽文化區、養生度假區。
一帶指圍繞著四區的環湖景觀帶。
文化與旅遊資源
蓮華寺周邊擁有秀美的湯遜湖景觀、良好生態環境的中洲島和以觀音文化為代表的佛教文化等富有特色的旅遊資源,有望成為契合休閒養生與宗教文化相結合的旅遊市場需求、滿足各階層人士朝覲、祈福、養生度假旅遊心理訴求的旅遊產品。通過全面規劃建設和強勢旅遊行銷宣傳,極有可能在近中期成為全國範圍內具有重要佛學地位和佛教文化影響力的佛教文化旅遊目的地,國家4A級景區。
依託蓮華寺獨特觀音文化、太虛大師佛教名人文化、碧波萬頃的湯遜湖和生態良好的中洲島自然環境,根據客源市場需求發展趨勢, 目標市場定位為觀音文化體驗、佛教朝覲、中洲島佛國觀光、高端佛禪修身、國際佛學交流、養生度假等專項佛教文化旅遊基地。
我寺擬建設宗教配套設施,來補充湖北佛教事業的功能發展需求。建設目標為把我寺建成以華中地區最大的觀音道場:四面千手觀音(33米)、萬佛殿、大雄寶殿、普陀殿、福壽殿、極樂殿、太虛講堂、慈氏圖書館、佛教博物館,武昌佛學院研究生院、太虛塔院、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佛教核心建築。通過全面規劃建設和旅遊宣傳,極有可能在近中期成為全國範圍內具有重要佛學地位和佛教文化影響力的國家4A級景區,中部佛教文化旅遊、觀光、朝拜目的地。蓮華寺改擴建工程的完成,必將加強蓮華寺旅遊區與國內外佛教文化的廣泛交流,有利於湖北省武漢市宗教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將為當地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環境,對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和諧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