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蓄血病別名:血紫質病。蓄血之病名出《傷寒論·陽明病》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蓄血病指因瘀熱互結,氣機失常所致。以急性腹痛,出斑疹,身熱,神志如狂等為主要表現的癉(熱)病類疾病。本病與西醫學所說的血紫質病相類似。
症狀
1、光照後,在皮膚暴露部出現紅斑、皰疹、甚至潰爛。結痂後遺留瘢痕,引起畸形和色素沉著。皮疹可為濕疹、蕁麻疹、夏令痒疹或多形性紅斑等類型。
2、口腔黏膜可有紅色斑點,牙呈棕紅色。同時可並發眼損害如結膜炎、角膜炎及虹膜炎等。
3、部分病人皮膚過敏炎症後期萎縮、黑色素沉著及類似硬皮病或皮肌炎的現象。嚴重者可有鼻、耳、手指皮膚結瘢變形。可有特殊紫色面容。
4、紅細胞生成性血卟啉病和遲發性皮膚型,可有多毛症。肝性血卟啉病除皮膚症狀外,可同時或在病程演進中伴有腹部或神經精神症狀,即為混合型。
5、有急性腹痛,伴噁心、嘔吐。
6、下肢疼痛、感覺異常;亦可為脊髓神經病變、出現截癱或四肢癱瘓;也可表現為大腦病變,產生神經、精神、植物神經症狀,如腹痛、高血壓等。
辨證論治
1.濕熱壅盛證:腹痛脹滿;噁心欲嘔,口膩納呆,渴不欲飲,身熱不揚,煩躁如狂,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清熱祛濕。
2.腸道瘀滯證:腹部刺痛或脹痛、拒按,部位不定,腹脹食少,噁心嘔吐,身現斑疹,舌暗或有瘀點,脈弦澀。活血化瘀、行氣寬腸。
3.寒滯腸道證:脘腹劇痛,噁心嘔吐,腹脹腸鳴,腹瀉或便秘,惡寒肢冷,面色蒼白,苔白,脈沉弦有力。散寒溫腸。
4.大腸熱結證:腹痛拒按,發熱口渴,煩躁如狂,大便秘結或稀水旁流,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沉數。苦寒攻下。
其他治療
1、對症治療、預防復發:減少皮膚損害:避免陽光照射和創傷,穿防護衣。口服β-胡蘿蔔素或核黃素,或每隔日口服阿的平。
2、儘量避免誘因:如過勞、精神刺激和飢鋨、感染、禁酒等。
3、激素治療:少數急性發作與月經周期有明顯關係病例,套用雄激素、雌激素或口服女性避孕藥有良效,但可出現持續性高血壓,其機制不明。有體位性低血壓的病人用強的松。
4、糾正水、電解質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