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糧食產量100萬斤,人均收入5000元,村內有衛生室一個,新農合參合率95%。
位置境域
蒲池,位於榆次東南30公里的土石山區,津水河支流西赤土水西南。東臨西赤土,西毗北田鎮梁坪,南連殿家院與太谷縣石畝村,北接寨底,是莊子鄉海拔最低的村莊(海拔994米)。面積7.75平方公里。轄有殿家院自然村。
村名由來
村四周曾有“三塔、九垴、十八凹,再加七十二個溝溝叉”。村北水草廟後有較大的泉水,水源豐富,村南山上也有泉水,村東北是西赤土水(河名)。村莊水源豐富,坐落在蒲草叢生的水池邊,人口較多,宛如一座小城鎮,在清乾隆年以前村名為“蒲城”。村落地形四周高、中間低,又演變為“蒲池”。還曾名“圓通村”,與地形和道路有關。
隸屬沿革
清代以前,蒲池村由太谷縣仁義鄉梁坪一里管轄。民國三十二年(1943),劃入榆次(路東)縣管轄。抗日戰爭時期,屬日偽政權管轄區。解放戰爭時期,屬中共榆次路東縣管轄區。1953年,屬第二區麻地溝鄉。1959年~2014年底,依次屬黃彩前進人民公社、黃彩人民公社、黃彩鄉、莊子鄉。
人口姓氏
1949年,全村人口約20戶100人。1978年40戶200人。2014年底,常住人口104戶231人,戶籍人口103戶230人。戶籍人口中,男124人,女106人;0~14歲28人,15~59歲135人,60~79歲57人,80~99歲10人。全部為漢族。
坐地戶先有蘇、蘭、白姓,後有閆、李、白、彭、王、張、牛、郭等姓。閆姓始祖閆立才從榆次訓峪遷來,與南 村、北田鎮南流村閆姓有關。李姓與西赤土李姓同宗,據傳為李世民後裔。截至2014年底,按戶主統計全村有16個姓氏:
閆(46),李(24),王(8),牛(4),裴、朱、彭(3),白、陳、劉(2),杜、郭、石、孫、宇、張(1)。
歷史大事
民國三十一年(1942)3月,榆(次)太(谷)獨立營便衣隊8人在村里休息,由於叛徒告密,遭到日偽軍包圍,他們機智勇敢,除營長馬北生壯烈犧牲外,其餘人背著營長遺體衝出重圍。
1949年,成立蒲池初級國小。
1956年,成立“蒲池興望農業生產合作社”。
1968年,知識青年32人進村插隊。
1970年,架設電網,全村通電。
1971年,建磨坊,有磨麵機1台,碾米機1台。
2003年,開始退耕還林。
2008年,修建入村大道2500米。
2010年,修建水泥路4000米。
2011年,在村河灣地塊造地110畝
2012年,實行鄉村清潔工程,配備保潔、清運人員1人。
同年,修復壽聖寺開光儀式隆重舉行,並恢復農曆四月初八古廟會。
古今人物
(一)綜合名錄
“閻草帽”,名字不詳,傳說之人物。此人豪爽,因曾為微服私訪的高官奉瓜解渴,賞賜他一頂草帽而得名,傳說相當於八品官。
牛烈花,1958年生,曾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二)革命烈士名錄
牛連子,太谷五區基幹隊戰士,1942年失蹤。
閆來喜,1921年生,榆次獨立營二連戰士,1948年在榆次縣戰鬥中犧牲。
閆有冬,1909年生。
經濟發展
向以種植糧食、林果為主。1949年擁有耕地1500畝,1978年增加為1800畝,主要種植作物有玉米、穀子及葡萄、梨、棗等。到2014年底,有耕地3456畝。其中,糧食種植1721畝,主要品種有玉米、穀子、豆類、高粱。
歷史上曾有著名字號“萬全茂”。
公益事業
1949年,成立村初級學校,在壽聖寺東、西殿上課,有師生80人。1965年,成立完全國小。1971年,成立中國小一貫制學校,校址在壽聖寺後院的10間表磚排房內。1988年,國中撤併至黃彩中學。1992年左右,在原校址上重建國小校舍23間。2006年,國小撤併至黃彩立堅國小。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全村考取中專以上的學生有7人,本科以上有4人。
20世紀40年代,有老中醫李教橫為村民看病。1969年,建村衛生所,醫生張小瑞。2008年,建立新的衛生所,負責人牛長壽,同年,村民入新型農民醫療合作保險。2011年,村民入新型農民合作養老保險。2014年,60歲以上領取養老保險金30人。
1940年,成立秧歌劇團,主要有閻保娃、李新慧、閻二牛等。1972年,通有線廣播。2010年,建文化大院,設立農家書屋,有1500餘冊圖書,音響設備3套等。2012年,修復壽聖寺,並恢復農曆四月初八古廟會。2013年,建村級文化體育活動場所,配套健身器材等。現有藝術形式有廣場舞。
遺蹤古蹟
蒲池村西南100米,津水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有東周時期古文化遺址,說明該村22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
曾有聖母廟、龍王廟、山神廟、水草廟、土地廟、奶奶廟、五道廟、石門古橋(已修復)、樂亭等古建築。現存樹齡約100年的珍稀楸樹1株,胸圍0.95米,樹高約6米,冠幅5米。
壽聖寺,始建於唐朝,重建於明清兩代,舊存於明正德二年的廟碑記載:壽聖寺,前臨五龍溝口,後靠兩山之勢,左有青龍,右有白虎;東望梁余遼郡,西觀塗水徐川,南睹像水烏馬,北覿馬首烏河,實唐朝之古寺,乃大明之重修。該廟現存於村中部,一進院布局。中軸線上有山門、正殿(該殿是宋金以前木結構古建,明代完全重建,重建中使用了部分原裝構件,有些構件是依葫蘆畫瓢);兩側為鐘鼓樓(現存鐘樓,造型獨特,別有風味)、東西配殿(為明代建築),寺對面樂亭已毀。山門與正殿的斗拱等構件具有金代等早期建築特徵。1988年6月,榆次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情擷要
農曆四月初八,為蒲池村壽聖寺廟會。
藝文語諺
題蒲池
韓傑
蒲池緣自蒲草名,簇簇沿河伴村生。
麗映古剎呈玉帶,瑞延民宅遍蘆笙。
自然村
殿家院
地處榆次溝壑縱橫交錯的土石山區,東臨馮家局、大佛頭,西毗蒲池和太谷縣石畝,南連太谷縣北郊,北接西赤土。面積0.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45畝。原名“段家峪”,以姓氏和地形特點命名。民國三十年(1941)晉察冀邊區參謀處所印的榆次縣地圖上就是段家院。後段姓消失,而後遷的太谷上安牛姓、西赤土張姓,認為原村名不祥(段與斷同音),根據早年居住的是佃戶而更名為“佃家院”,後又演變為“殿家院”,意思是“高大的、體面的莊戶院落”。1954年,村中通電話。1956年,成立“殿家院兆望農業生產合作社”。1975年通自來水。1981年通電。截至2014年底,戶籍人口有50戶108人,常住人口5戶20人。
清代以前,殿家院是蒲池村的自然村,由太谷縣仁義鄉梁坪一里管轄。民國三十二年(1943),劃入榆次(路東)縣管轄。1953年,屬榆次縣第二區麻地溝鄉。1959年至2014年,歷屬黃彩前進人民公社和黃彩鄉、莊子鄉。
古寺廟曾有真武廟。村西現存古松樹1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