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蒲江獼猴桃包括“金艷”和“紅陽”兩個品種,具有“果形美觀、香氣濃郁、酸甜爽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獨特品質。金艷:外形美觀整齊,果形為標準圓柱形,果皮黃褐色,果面茸毛少;果大而均勻,果重75~140克;果肉果心均為金黃色,口感細嫩多汁,風味香甜,酸甜適中。
金艷奇異果樹勢強壯,枝梢粗壯,果長圓柱形,平均單果重101克,最大果重141克,美觀整齊,果皮黃褐色,果子光滑、茸毛少;從內在看,果肉金黃、維生素C含量高、肉質細嫩多汁、風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金艷獼猴桃貯藏3個月好果率仍超過90%,與最耐貯的品種“海沃特”相當,遠優於中國其它獼猴桃主栽品種,優於國際上另兩個黃肉品種“Hort16A”和“金桃”。
紅陽:外形美觀整齊,果形為橢圓形,果皮綠色或綠褐色,果重60~120克,無茸毛,果肉黃色或黃綠色,種子周圍果肉呈放射狀鮮紅色,肉質細嫩,味甜如蜜,香氣濃郁。
種植環境
四川省蒲江縣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宜種性廣。蒲江地區1959~2008年的年平均氣溫為16.3℃,年降水量為1249毫米,最冷月平均氣溫為5.9℃,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5.2℃,極端最高氣溫是38.1℃,日極端最低溫是-4.5℃。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7月份,平均降水量為287.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月份,平均降水量只有15.3毫米。7月份,蒲江縣日照時數最長,平均日照時數為143.2小時,而1月最短,平均日照時數為57.6小時,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069.7小時。據統計,蒲江地區近50年來,穩定通過10℃的積溫平均為5133.4℃,無霜期平均為307天。蒲江縣的雨量充沛,主要雨量集中在夏季,而夏季降水量的變化趨勢與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蒲江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不大,旱澇不多發,這有利於獼猴桃的生長。歷史溯源
中國是獼猴桃屬植物的分布中心,自然資源異常豐富。但古代典籍記載,中國古代僅有零星的獼猴桃栽培嘗試,對獼猴桃的系統馴化栽培似乎從未有過。2000多年前,《詩經》中出現的“萇楚”就是統稱的獼猴桃,“濕有萇楚”是指在潮濕的地方可生長獼猴桃;而明確記載獼猴桃的更為直接的文史資料則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的《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一詩,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庭中井闌上,一架獼猴桃。石泉飯香梗,酒瓮開新槽。愛茲田中趣,始悟世上勞”。可見早在1200年前,中國就有野生獼猴桃引入庭院栽種的範例。以後歷代本草志書中也均有獼猴桃食用和藥用的記載。1949年,中國豐富的獼猴桃自然資源就備受國內園藝專業技術人員的關注,並開始了零星的獼猴桃資源調查工作。1993年中國從河南野生中華獼猴桃群體實生選育的紅果肉獼猴桃新品種——紅陽獼猴桃。
四川省蒲江縣作為獼猴桃的優質產區,20世紀90年代開始便在當地進行了廣泛的獼猴桃種植和品種改良。
生產情況
2011年“蒲江獼猴桃”品牌價值達8.66億元,果農年人均涉獼猴桃收入比2010年增長1200元。2012年,蒲江縣種植獼猴桃8萬畝,投產面積4萬畝,產量4.8萬噸,產值10億元,蒲江縣有從事獼猴桃產業化經營的企業5家,專合組織5家。
截至2016年,蒲江縣獼猴桃標準化種植面積達0.67萬公頃,投產面積0.5萬公頃,單產達11400千克/公頃,總產量5.7萬噸,均價10.5元/千克,產值達6億元。
保護產品
2010年10月27日,國際獼猴桃高峰論壇在成都市蒲江縣舉行。開幕式上,“蒲江獼猴桃”正式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蒲江縣是全球三大黃肉型獼猴桃種植地之一,蒲江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公認的獼猴桃種植最佳適宜區,是國家級獼猴桃標準化示範區、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範區,是全球三大黃肉型獼猴桃種植地之一,是世界少有的紅、黃、綠“三色齊聚”的獼猴桃產地。2010年“蒲江獼猴桃”憑藉果形美觀、香氣濃郁、酸甜爽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質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1年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蒲江三兄弟
蒲江獼猴桃三兄弟,是指蒲江獼猴桃的黃心果、綠心果、紅心果,他們都富含維C,被稱為“維C之王”。獼猴桃之都
成都市和聯想集團控股佳沃合作,探索推廣“6個統一”的合作種植模式,全面帶動蒲江縣10萬畝獼猴桃基地發展,在蒲江建立國際一流水準的標準化、規模化獼猴桃種植基地、總部運營結算中心、國家級獼猴桃工程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力爭將成都打造成為“中國獼猴桃之都”。蒲江模式
“蒲江模式”,是蒲江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產業加快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實踐範本,是結合縣情因地制宜,巧幹實幹中的出色成果體現。蒲江的創新實踐成果已在凸顯。★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獼猴桃“舌尖安全”實現全程監管。設立工作推進組,建立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投入保障機制,有效規範了獼猴桃種植、加工、流通、消費和農資市場秩序,實現了監管工作從被動應付向常態管理和源頭管理轉變。
★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獼猴桃“標準生產”實現步調統一。依託聯想佳沃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優勢,建立“統一品牌授權、統一農事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全程品控、統一包銷、統一協助融資”“六個統一”連鎖種植模式,充分發揮縣域龍頭企業、協會、專合組織的作用,有效確保了蒲江獼猴桃的獨特品質和質量安全。
★市場導向、品牌引領,獼猴桃“三化聯動”實現產銷兩旺。蒲江通過實施“生產有標準、產品有標誌、質量有檢測、認證有程式、市場有監管”的全程標準化生產,獼猴桃商品果率、優果率分別達到95%、90%以上,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出口示範基地”驗收,獼猴桃鮮果售往歐洲、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全縣獼猴桃總產量3978萬公斤,同比增產964萬公斤,產值47820萬元,同比增長2862萬元;種植戶畝均效益2萬餘元。
★產業集聚、效益提升,獼猴桃“點土成金”。蒲江已建成國內最大最先進的獼猴桃包裝儲運中心,正加快建設占地300餘畝的獼猴桃批發市場;建成了獼猴桃保鮮氣調庫43座,總庫容達到4萬噸,有效調節了獼猴桃鮮果市場供應;引進行銷加工企業20餘家,蒲江獼猴桃產業化企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來,蒲江縣圍繞‘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有機農業基地’目標,在全國率先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縣建設,以‘構建五大體系’為突破口,強力推進優質獼猴桃、茶葉、柑橘‘三業並舉’,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三大主體’,借力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升’,有效實現農業產業由數量擴張向品質提升的轉型升級,走出一條獨具蒲江特色的現代農業改革創新發展新路子。”縣委書記劉兵展望著未來蒲江藍圖。
蒲江獨有品種
金艷金艷獼猴桃個頭勻稱結實,明黃的果肉晶瑩剔透,口感香甜,這種黃瓤獼猴桃名字叫“金艷獼猴桃”,出口到歐洲每枚能賣一歐元。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與蒲江簽訂合作協定,充分利用蒲江復興現有的萬畝獼猴桃基地,將金艷獼猴桃放到蒲江發展。蒲江縣成為唯一一個集展示、技術研發、培訓為一體的獼猴桃工程中心。作為“金艷”品種的研發機構,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將發揮獼猴桃工程中心的平台作用,在蒲江復興鄉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培訓各類獼猴桃技術人員,與基地的聯想集團農業投資公司開展品種共享合作。
金艷獼猴桃的故鄉在蒲江,這裡也是全國唯一大量植金艷的地方,2010年“蒲江獼猴桃”被授予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蒲江縣成為全球最大的優質黃肉獼猴桃產業基地。
產品榮譽
2007年,獲得“首屆中國成都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2010年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蒲江獼猴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蒲江獼猴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四川省蒲江縣現轄行政區域。專用標誌使用
蒲江獼猴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蒲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蒲江獼猴桃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金艷、紅陽。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500至800米,土壤為輕壤土、中壤土、砂壤土,土層厚度在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有機質含量≥1.0%,pH值為5.5至7.0。
三、栽培管理
⒈種苗繁育:以野生美味獼猴桃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殖。
⒉栽植:
⑴時間:春栽1至3月,秋栽10至12月。
⑵密度:金艷每公頃≤1110株。紅陽每公頃≤1260株。雌雄株之比≤8:1。
⒊施肥:每年每公頃施用有機肥≥30噸,純氮≤0.3噸。
⒋整形修剪:冬季整形修剪後,保持枝條均勻分布,有效芽數保持在每平方米30至35個。
⒌花果管理:疏除側生花、果,保留主花果。每公頃產量金艷控制在30噸一下、紅陽控制在15至22.5噸。
⒍採收:金艷獼猴桃可溶性固形物達9%以上,紅陽獼猴桃可溶性固形物達7%以上,即可採收。
⒎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果大而均勻、果形美觀、香甜爽口、硬度大、耐貯藏等特徵。
項目 | 指標 | |
金艷 | 紅陽 | |
外觀 | 果形美觀整齊,呈長圓柱形,果皮黃褐色,果面有極短的茸毛。 | 果形美觀整齊,呈橢圓形或短圓柱形,果皮綠色或綠褐色,果面無茸毛。 |
果重 | 75~140克 | 60~120克 |
果肉色澤 | 果肉金黃色。 | 果肉黃色或黃綠色,果心部位有放射狀鮮紅色。 |
口感 | 細嫩多汁,味香甜,風味純正。 | 肉質細嫩,味甜如蜜,香氣濃郁,風味純正。 |
指標 類別 | 果實硬度(千克/平方厘米) (採收時)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維生素C含量(毫克/100克) | 固酸比 | |
採收時 | 軟熟時 | ||||
金艷 | ≥14 | ≥9 | ≥14 | ≥80 | ≥16 |
紅陽 | ≥10 | ≥7 | ≥17 | ≥8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