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蒙紹成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1986年當上村里獸醫,工作服務加宜、擺勒、九秋、加退、加早五個大隊,即五個村。這五個村散布在孔明山和月亮山莽莽林海之中,最近的擺勒村離加宜有13公里,最遠的是加早村離加宜有25公里。“每年春秋兩季都要給民眾的耕牛和豬等牲畜打預防針,一年四個來回,路蠻遠的。但讓我慶幸的是這份工作給了我一個強壯的身體。”蒙紹成說話間還不時挽起衣袖亮亮自己充滿肌肉的雙手,一副青春時光不曾流逝的光影流露其間。
個人履歷
1977年於榕江一中就讀初二的蒙紹成因家貧被迫輟學回家務農。1979年冬季縣衛校招收一批學員,公社推薦蒙紹成參加培訓班學習醫術,結業後因名額有限分配落選工作無望繼續回家耕田種地。
1985年秋季縣農廣校招收獸醫班,蒙紹成主動報名參加了學習培訓。
1986年10月獸醫班學習結業分到加宜公社服務獸醫工作,“轄區”為加宜、擺勒、九秋、加退、加早五個大隊。工作時間安排每年春秋兩季必須到每個獸醫點所轄區域給民眾牲畜打預防針,確保當地民眾正常生產生活。
“記得1987年春季農忙季節,加退村有個幹部來接我去看他們村的耕牛,說是他們寨上有很多家的耕牛都生病了。”蒙紹成回憶說,田裡的秧苗都到可以移栽的時候了,耕牛無法勞動,那一家人的生活就無可依靠了。
當我們趕到加退村時,天色已晚,進他們家後根本沒有飯吃,只有燒幾個紅苕填充肚子就匆忙趕去牛圈給生病的耕牛診病了,經過認真診斷後一一給耕牛打好針才回去休息,這么一醫在加退就呆上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當他們耕牛開始下田吃草準備耕作時,我才回家。
1988年縣農業部門開始普及農技進鄉村,公社又推選蒙紹成作社區農技推廣員,從那年起到1992年,蒙紹成獸醫藥箱裡又多了一種工具——“栽秧繩”,到農忙季節給民眾牲畜打好預防針的同時,又要到田間地頭給農民拉繩子栽“間行秧”。
各方評價
妻子
“那年他回到家,別人秧田都把秧栽好了,只有我們田是空的,他只顧她的藥箱,不顧我們一家人的生活。”蒙紹成的妻子王老鬧提起當年的這件事至今似乎還存有些許怨氣,“還好,有大夥幫忙,第二天隔壁鄰居都來跟我們做活路了,才把秧栽好的。”站在一邊的蒙紹成提起這件事還很來勁,他說,我的秧有兄弟們幫忙,如果那時加退村幾家的耕牛不及時治療,那可是半寨子無法栽秧喔。
村民
“以前我們用老方法種的穀子,我家那丘兩畝多的大田,一年產不到2000斤穀子,蒙紹成學到技術後幫我們拉繩子載間行秧,那年我的那丘大田就打到4000多斤穀子,那時候是他才讓我們家有了足夠的飯吃。”77歲高齡的加宜村村民胡橋保對蒙紹成的工作肯定又肯定,在栽秧季節,他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白天給民眾拉繩子講栽間行秧,風裡來雨里去;晚上還要挨家挨戶上門給豬牛打預防針,摸黑來摸黑去,還要到更遠的幾個村去。真的是一輩子都和豬牛做朋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