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結論
蒙代爾在後來的一篇文章“資本流動和國家相對大小”中將數學模型推廣到整個世界經濟,首先證明了在固定匯率下貨幣政策的效果並沒有完全喪失,相反,貨幣政策效果傳遞到國外;其次證明了在浮動匯率下(以及資本完全流動)財政政策效果並沒有喪失,而是傳遞到世界其他地區。
蒙代爾自己認為,要對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套用有所限定,模型的結論並非不可避免,它們並不適用於所有國家。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套用最好的三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經濟體:美國、日本和德國,它們擁有強大的貨幣。這絕非偶然。三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經濟體,而且是最富裕的三個經濟體,擁有最發達的資本市場。它們實施財政擴張時的各種條件,都能夠保持貨幣緊縮。
很少有開發中國家(如果有的話)適契約樣的結論。原因之一是:開發中國家實施財政擴張時,通常都伴隨著銀根放鬆和外部投機資本對本國貨幣的衝擊。對許多開發中國家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沒有多大區別。原因是:首先,這些國家沒有以本國貨幣交易的發達資本市場,第二,緊跟財政赤字之後,很快就出現貨幣擴張。蒙代爾個人不用蒙代爾—弗萊明式的國際巨觀經濟模型來分析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問題,並希望他的學生也不要這樣做。
M-F模型認為,固定匯率制度下貨幣政策之所以無效,是由於在這種制度下。當央行企圖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使得LM曲線從LM1向LM2方向右移的方式來降低利率、刺激總需求時,本國利率水平下一旦下降到CM曲線之下,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條件下,會引起資本外流,並對外匯匯率產生升值壓力。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會被迫向外匯市場賣出外匯,買入本幣。這會使貨幣供應量減少,使LM曲線反過來向左上方位移,並返回其初始位置,從而使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刺激總需求、增加產出的努力發生逆轉,並最終失敗。因此,在固定匯率下,貨幣當局不能自主決定貨幣供應量和LM曲線的位置,也不能有效地影響利率水平,所以貨幣政策是無效的。
缺陷
雖然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代表了內外均衡調節的最高理論成就,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蒙代爾關於內外均衡調節政策組合存在兩個重要缺陷:首先,它遺漏了關於國際資本市場中存量均衡的討論,因為在模型中,蒙代爾認為國際資本流動是利率差別的唯一函式,因而只要存在利差,資本就會一貫的流動從而彌補任何水平的經常項目不平衡,而在現實中各國間的利率差別普遍存在。第二個問題是,在外部均衡的標準上蒙代爾非常強調資本賬戶,而國際資本流動是利率差別的唯一函式,因此如果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只有通過提高國內利率以吸引資本流入,但是這既是一個擠出私人投資,又是依靠對外債台高築的取得外部均衡的政策。因此無論是貨幣主義的以儲備衡量的外部均衡標準—國際收支平衡,還是蒙代爾強調的資本賬戶的外均衡標準都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