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爾索·德·莫利納

蒂爾索·德·莫利納

蒂爾索·德·莫利納(約1582-1648)西班牙喜劇作家。原名加爾列夫·特列斯。曾在天主教會任職,並曾任修道院長。寫有喜劇四百多種,出版八十餘種。在西班牙戲劇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主要作品一唐璜為主人公的《塞維亞的嘲弄者》,世態劇《穿綠褲子的堂希爾》,宗教劇《不信上帝就入地獄》,歷史劇《女人的謹慎》。還寫有短篇小說和喜劇《拖勒多園林集》和《賞心集》。因所寫劇本諷刺權貴,曾被禁止寫作。

基本信息

音樂作品

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發行時間
星星點燈 (次vx) 2011

個人經歷

蒂爾索·德·莫利納生於馬德里。青年時代在阿爾卡拉求學。1601年加入教團,後成為修士,並在教團中擔任要職。1616至1618年任駐聖多明各的教團督監。曾受教於洛佩·德·維加,1606年開始寫作劇本。因寫有“污穢的”詩歌和劇作而受到教會的責難。晚年一直從事教團事務。

蒂爾索的主要成就在戲劇方面。他創作的喜劇有400多部,流傳下來的有86部。其中《塞維亞的嘲弄者》(1630)是一部風俗喜劇,劇中的堂胡安(即唐璜)是西班牙國王一位寵臣的兒子。他行為放蕩,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時,調戲侯爵夫人伊薩貝爾,被告到法庭。他的叔父是西班牙駐義大利的大使,設法讓他乘船逃回西班牙。中途遇險,為幾位漁民所救,他又誘騙了漁家之女蒂斯貝亞。回到塞維亞之後,又勾引了貢薩洛的情婦安娜,因此與貢薩洛決鬥,結果殺死了對方。以後他在塞維亞一座教堂中見到了貢薩洛的石像,邀它共進晚餐。石像也回請堂胡安,在席間把他活活燒死。劇中塑造的堂胡安這個形象,成為歐洲文學中的典型人物之一。法國劇作家莫里哀的諷刺喜劇《唐璜》,英國詩人拜倫的長詩《唐璜》,都仿照此劇中這一形象而寫成。

蒂爾索曾把聖經中的許多故事改寫成宗教劇。《因不信上帝而下地獄的人》(1635),寫保羅由隱士變成盜匪,最後被投入地獄的故事。屬於這一類的作品還有《塔瑪爾的報復》和《最好的拾穗婦》等。

蒂爾索曾到過美洲,研究過美洲的歷史和地理。歷史劇《萬事亨通》、《西印度的亞馬孫》和《忠實戰勝了嫉妒》,是以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為主角的三部曲。

蒂爾索是西班牙繼維加之後又一位多產的劇作家。他的作品結構巧妙,善於體察和描述人物的內心世界,劇情曲折動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