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瑤海

董瑤海

董瑤海,首屆(2003年2月)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得主、“風雲三號”副總設計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66年3月生,上海航天局509所副所長,研究員。多年來從事風雲一號、風雲三號氣象衛星總體工作。在風雲一號A、B星研製中,他從事衛星數據處理和衛星等效器研製工作。在風雲一號B星運行半年發生故障時,他負責衛星挽救中的動力學仿真及姿態確定。在與同事共同努力下,終於使B星重新進入正常運行,這在我國航天史上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屬罕見的類似故障挽救成功的事例。目前由他擔任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型號副總設計師的風雲三號總體方案更為合理,技術上達到更高水平。該星與歐美正在研製的同類衛星性能相當,能攜帶多台不同類型的有效載荷,為使衛星早日成功,現正全力以赴地緊張工作。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七),2001年獲中央企業工委系統十大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心比天高

—— 記首屆(2003年2月)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獎得主、“風雲三號”副總設計師董瑤海

我驕傲,我是“衛星人”

我們在電視上看天氣預報的近期氣象雲圖時,看到長江洪災、大興安嶺火災的救災情形時,有誰知道這些詳實的科學資料來自哪裡?當上海航天局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董瑤海自豪地說,這些工作都離不開我們所研製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時,我肅然起敬。37歲的董瑤海已在這樣一種自豪感和神聖感的激勵下為氣象衛星工作了16年。

我國在氣象衛星領域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是排名領先的。1999年5月發射的“風雲一號”C星就集中了美國幾顆衛星的功能,由於該衛星傳輸的圖像和數據質量高、穩定性好,受到美、德、法、澳等國稱讚。董瑤海說到這些,神情有些激動,因為他的工作與國家強盛有著緊密的聯繫。

在獲得上海市首屆“青年科技英才獎”後,董瑤海手捧著大束鮮花接受了記者採訪。問他獲獎是不是心情很激動,他笑了笑說,其實令他最激動的還是衛星發射的那一刻。隨著倒記時數到零,衛星發射、升空,那種激動是畢生難忘的。在航天領域,平常工作的艱辛很難被人了解,常常加班、沒有休息日都不算什麼,最難受的是研究工作中碰到難題時,真是寢食難安,總是拚命地想辦法解決。但苦中有樂,這大概就是衛星研製工作最吸引董瑤海的地方。當初與他一起進研究所的50多個年輕人現在只剩下6個。從所里出去的同事出國的、富起來的不在少數,但當他們聽到衛星發射的訊息給董瑤海打來祝賀電話時,董瑤海還是感到很自豪。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而且有成就感,他很滿足。

風雲系列”塑造了我

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董瑤海剛進研究所時才20齣頭,對衛星可說是只知皮毛。在研究所的前幾年,他做的大部分是一些基礎工作,硬體、軟體、設備電路等等,為日後的總體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幸運的是董瑤海趕上了我國氣象衛星事業大發展的好時光,見證了“風雲一號”系列4顆衛星的研製、升空。從A星到D星,衛星在不斷地完善、更新,董瑤海也在不斷地積累、成長。尤其是1991年B星上天半年後的搶險經歷,為董瑤海進入總體設計角色揭開了序幕。那次,B星在軌道上遇到了空間粒子,衛星在太空中翻滾起來,研製人員趕緊到測控中心進行搶修。這時董瑤海負責的是建立數學模型,對衛星進行動力學仿真和姿態確定,調整衛星的姿態。經過72天的奮戰,B星的故障被排除,恢復了對地姿態並重新開始發回氣象雲圖。

也正是在這場驚險的搶救中,董瑤海的工作能力和處理緊急事件的沉穩果斷受到了“風雲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孟執中的賞識。之後孟教授著意培養董瑤海的總體控制能力,在C星研製中讓他負責電源系統的總體工作,研製D星時開始讓他擔當總體設計。

參與了“風雲一號”系列衛星的研製和發射,現在又被航天局任命為“風雲一號”替代衛星“風雲三號”的副總設計師,董瑤海有一種感覺,這一生再也離不開“風雲”了。

學做一隻領頭羊

“風雲三號”是我國第三代極軌氣象衛星,作為國家“十五”計畫重大項目,它的主要探測性能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個比方,“即使在870公里的高空也能分辨出地面上的高速公路”。比起“風雲一號”,增加了微波遙感器,可實現全球三維、全天候、多光譜、定量氣象探測。

這樣一個重大項目,帶給董瑤海神聖感的同時也帶來了沉甸甸的責任感。正如他所說:“現在經常睡不好覺。做夢也總是夢到工作上的事。”總設計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掌握全局的能力和氣度。為此董瑤海更加用心地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衛星軌道、太陽運動、結構動力學、姿態動力學等等,董瑤海看了多少書自己也記不清了。

一顆衛星的誕生是群體努力的成果,甚至是全國合作的結果,總設計師做的就是集合大家來做一件事的工作,董瑤海說。他特別佩服自己的老師孟執中,“孟老師有一種凝聚力,親和力”,這也是董瑤海時刻督促自己學習的一方面。對於做一個總設計師,他的理解是“技術要精湛,腳踏實地;為人要正派,平易近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