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清[荊門日報傳媒集團記者]

董玉清[荊門日報傳媒集團記者]

董玉清,荊門日報高級記者、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3年曾獲“湖北省自強模範”榮譽稱號。2014年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作為我國野生動物攝影家,20多年來,獲得“地球獎”、“中華環境獎”、聯合國“全球500佳”環保獎。

基本信息


簡介

董玉清董玉清宣傳環保
董玉清是我國野生動物攝影家、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荊門日報傳媒集團高級記者,1998年,他主編出版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攝影作品集》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10多年來,他踏遍祖國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用愛心和鏡頭捕捉在大自然中自由飛翔的鳥類身影。

事跡

董玉清攝影作品董玉清攝影作品
董玉清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在新聞一線工作了近40年。1979年他從入黨那天起,就以黨的新聞事業為已任,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見證改革開放的成就。1990年以來,他加入環保志願者行列後,自費赴全國各地拍攝野生動物圖片6萬餘幅。1998年主編出版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攝影作品集》榮獲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填補了野生動物科普書獲國家圖書大獎的空白,為生態環保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好評。

關注環保

董玉清的環保夢源自1985年冬天的一個黃昏。董玉清回老家松滋縣城探親,只見過去清澈的松滋河因工業污水而變得渾濁,像往年一樣飛來的白鶴在河面盤旋,發出陣陣哀鳴……。看著失去生機的環境和將要消失的白鶴,董玉清從此走上了環保攝影之路。
1999年12月,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煙垢鎮新河村飛來了大群的過冬大雁。採訪中,董玉清發現有人在暗中用獵槍獵殺,他拍攝了一組《大雁在槍聲中逃離煙垢》的圖片報導,立即引起當地政府和警方的重視,公安部門因此開展了“收繳獵槍、保護野生動物”的專項行動。此後,這裡成了上萬隻大雁過冬的棲息地。而董玉清的一張張照片,讓更多人受到了震動。

1999年,董玉清進入神農架林區拍攝野生動物。當他和同伴一起在林中穿行時,發現了很大一片林區的樹木正在遭到砍伐。這些被砍伐的天然林有的樹齡上千年,最短的也在百年以上。成片的樹樁,讓董玉清感到傷心。他拍攝的一組《大樹倒在神農架》的照片,先後在《湖北日報》、《人民日報》發表,引起了國家林業部和湖北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次年,湖北省下達政府令,對神農架天然林採取強有力的保護。
每一次進山,熱情友好的嚮導總是陪同董玉清翻山越嶺拍攝。見到董玉清這樣熱愛野生動物,為董玉清當嚮導的獵人深受感動,也放下了獵槍,充當起了保護野生動物的使者。

1999年,董玉清的鏡頭瞄向了荊江險段的長江濕地天鵝洲。這裡生息著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麋鹿種群。
2000年1月,大雪讓大部分公路關閉。董玉清徒步幾十公里,走進了大雪覆蓋的天鵝洲。在麋鹿的棲息地,董玉清與巡鹿員陳華兵背著食物前去為麋鹿補充餵食。正在尋找時,忽然撞見了兩個形跡可疑的人,他們悄悄跟蹤,發現那兩人竟然是持槍盜獵者。當盜獵者發現目標,露出槍枝時,董玉清兩人奮不顧身地撲了上去,大聲喝止,並當場收繳了他們的獵槍。
以後每年不管多忙,董玉清都至少要去一次天鵝洲,走進那隨江風搖曳的蘆葦盪,注視那些在水中追逐的麋鹿群。
“我們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自覺地去保護野生動物。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忘記我們生活的大自然和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命,保護野生動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榮譽

董玉清受習近平主席接見董玉清受習近平主席接見
2011年3月,他出版的攝影新著《中國鳥類》榮獲湖北省第八屆“屈原文藝獎”。他曾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記者》、《新聞戰線》、《世界環境》、《野生動物》、《大自然》、《國家人文地理》、《人民畫報》、《中國攝影報》等50多家報刊發表論文、科普文章、新聞及攝影作品6000餘篇幅,出版專著、編著4部,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100多次。他還先後獲得“地球獎”、“全球500佳環保提名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湖北省文藝明星獎”、“湖北省十傑特藝人才”、“荊門市優秀人才”等榮譽稱號。

心愿

董玉清走村串戶正在搶救性地拍攝《即將消失的土屋》,他計畫2014年出版反映本土地域文化的攝影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