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山

董 山 1950年1月生,天津 寶坻人。大學文化。寶坻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基本信息

1、概述

1982年1月畢業於天津農學院農學專業本科後被分配到寶坻縣農業局技術科(後轉為農技中心),負責縣小麥生產新技術推廣與研究工作至今。他參加天津市小麥栽培新技術研究,主持寶低縣承擔項目的研究、推廣,是市小麥栽培新技術攻關課題組主要成員。先後主持推廣了小麥中低產田技術改造、小麥後期三防技術等10餘項重大推廣項目;參加主持天津市冬小麥模式化栽培技術研究、農業部小麥栽培技術標準化等7個項目的研究工作。他在工作期間,寶坻縣小麥單產翻兩番,跨入高產縣行列、由於工作成績顯著,曾18次受到農業部及市、縣級表彰獎勵,獲天津科技興農先進個人、縣“十佳”中青年科技幹部、縣科技興農優秀工作者、縣勞動模範等稱號。參加撰寫的《天津市冬小麥模式化栽培技術研究》和《華北地區小麥公頃產量4550至5250公斤栽培技術規程》等3篇文章在《天津農林科技》上發表。《天津市小麥綜合栽培技術》獲農業部豐收一等獎;《天津市冬小麥模式化栽培技術研究》獲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天津市中低產小麥技術開發示範工程》獲天津市成果推廣二等獎;《天津市噸糧田技術開發示範工程》獲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獎;《華北地區小麥公頃產量4550至5250公斤栽培技術規程制定與推廣》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董山(明代歷史人物)

董山,明代建州女真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祖上之一,是猛哥貼木爾的兒子。在早年因為他的部眾在朝鮮呆不下去,向明朝請求進入中國境內居住避難:
《明史·朝鮮傳》:“(朝鮮國王)裪為李氏英主,頗迫脅女真,女真屢訴諸明。如李滿住之不敢居婆豬江,及凡察、童倉等之奏訴被迫皆是也。”
《明實錄》:“正統三年十一月丁酉,建州左衛都督猛哥帖木兒子童倉奏:‘臣父為七姓野人所殺,臣與叔都督凡察及百戶高早化等,五百餘家,潛住朝鮮地。欲與俱出遼東居住,恐被朝鮮拘留。乞賜矜憫!’上敕毛憐衛都指揮同如郎卜兒罕,令人護送出境,毋致侵害。”
童倉就是董山,他們一干人向明朝提出避難要求,明朝即派兵護送進入中國,在遼東蘇子河劃撥土地,安置居住。給董山等人封官進爵。然後又應董山的要求,開設馬市。“未幾徇董山之請,特開撫順關,為建州專設馬市。”(《清朝前紀》),在明朝的經濟扶助下,董山的部眾很快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態勢。後人評論說“非撫順馬市則建州不得發達。”(《殊域周咨錄》)。董山等人被明朝收容居留,生活安逸之後,是怎么回報明朝的呢?
其一 吃裡扒外,陰附朝鮮。
《明史·朝鮮傳》:“景泰二年冬,以建州頭目潛與朝鮮通,戒珦絕其使……天順三年,邊將奏有建州三衛都督,私與朝鮮結,恐為中國患。”,這個“建州頭目”就是董山。
其二 串聯蒙古,引其入寇,殺掠不絕。
黃道周《建夷考》:“正統時,建州衛指揮董山,煽誘北虜入寇,殺掠不絕。景泰中,巡撫王,遣使招諭。稍歸所掠。復款關。 ”
其三 自己動手,燒殺搶劫。
《建夷考》:“董山糾毛憐、海西諸夷,盜邊無虛月。”
凡此種種,理由竟然是“以賞賜太儉失望”(《建夷考》),嫌明朝給他們的好處不夠多!事情到了這一步,明廷這邊的人還想著怎么和平解決,以羈縻之策來籠絡董山。
民國《清朝全史》:“何喬遠記事云:‘董山等悔罪來朝,朝廷責之,皆頓首謝。及赴禮部賜宴,輒於指揮其部下之時,出謾罵之語,褫廚人之銅牌。給賜時,又自行要請素蟒衣、玉帶、金帽之類,不一而足。朝廷皆給之。’云云。董山之目無王法可想。當是時,明廷以為羈縻此僚,建州必可弭平。乃遼東報告:‘女直侵寇,依然不止。’”
董山等人來朝,要什麼給什麼,籠絡的結果是:“女直侵寇,依然不止。”。而且董山放出話來:“揚言歸且復叛”(《清史稿·列傳九》)。如此這般,明廷才算是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於成化三年,派出軍隊搗毀巢穴,擒斬1700餘人,釋放阿哈(奴隸)千餘人。董山本人在這場戰鬥中被明朝軍隊擊斃。

相關連結

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