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4年,同鄉李雨村奉孫中山之命從廣東歸來,在家鄉組織“建國第五軍”抗擊駐皖軍閥。董完白隨即參加抗軍閥鬥爭。他組織了500多人,幾十支長短槍,投入“建國第五軍”。同年與余亞農、鄭紹臣領導的淮上自治軍組成約3000人的隊伍開赴霍山縣攻打軍閥“安武軍”。因倉促組建的“建國軍”成員複雜且又未經訓練,所到之處劫財掠色時有發生,雖攻占並控制霍山縣城達兩月之久,終因“建國軍”紀律渙散,失去民眾擁護導致攻打失敗。兵敗霍山,“建國軍”撤回家鄉就地解散。此後,董完白陷入長時間的彷徨與消沉。無奈中他又重操舊業辦學教書,偶爾也與人合夥做點香菸生意維持生計。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說:“那時我的學生董吉賢、董月波當時都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我同情他們,也贊成共產黨,但當時我還沒有勇氣要求加入。”
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挺、張雲逸等新四軍領導人率部東進抗日,路過他的家鄉。時任新四軍副官的魏立成是其同鄉好友,經魏積極推薦,副軍長張雲逸指派營長饒守坤親自登門動員董完白參加抗日隊伍。饒一席必須抗日救國的談話,使他再次振作精神參加新四軍隊伍。他按照饒守坤的安排,在家鄉發動民眾組建抗日武裝。董完白又一次果敢行動,使其在鄉鄰中聲望驟升,100多人槍的隊伍很快組成。張雲逸從特務營派來20多名骨幹,按部隊建制,把這100多人正式編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特務二營”,委任董完白為該營營長,熊忠孝為該營政治教導員。1939年底,董完白奉命將特務二營開拔到定遠藕塘抗日根據地。江北指揮部根據董完白要求,將二營整建制改為新四軍炮兵部隊。
特務二營整體改編後,董完白被派往設在天長縣的新四軍高級幹校深造。1940年7月,他從幹校畢業,到新四軍新八團負責培訓連排幹部。培訓班設在鳳陽縣燃燈寺,董完白既當教員又是行政負責人。他在培訓幹部時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要求每期參訓學員必須參加一次實戰,而且要取勝才算畢業。在實戰中他身先士卒。一次,他帶領5名即將畢業的學員去襲擊一個約有30人的偽軍排。偽軍駐在百里外武店子大廟裡,距離新四軍駐地較遠,防備意識差。他決定採取出其不意的戰術,進行夜間突襲。因偽軍毫無準備,一槍未放就繳械投降。是役,繳獲步槍29支,俘獲偽兵20多人。他採用在實戰中訓練骨幹的方法,為部隊培訓了一批批具有實戰經驗的連排幹部,又繳獲了許多槍枝彈藥,緩解了擴軍後部隊武器緊缺狀況。
夜襲武店偽軍排凱旋不久,董完白調任新四軍二師六旅十八團偵察參謀。1941年6月,他隨該團政治部主任楊效椿率領一個連武裝開赴淮西(淮南鐵路以西今長豐縣境內),開展抗日游擊戰。1942年秋,淮西區、鄉游擊政權逐步建立,董完白先後擔任以楊廟為中心的壽三區區長和以徐廟為中心的壽二區區長,並同時兼任區大隊長。董完白在淮西家鄉堅持4年抗日游擊戰,雖多次從絕境中脫險,但他的家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次敵人派重兵去捉拿他未果,便放火把他家房屋全部燒光,幾位親屬被當場打死,他的大兒董光疇在楊廟附近一次對敵戰鬥中犧牲,二兒董成後來被叛徒出賣,遭敵跟蹤被刺殺於楊廟街頭。1983年2月,在淮西抗日鬥爭史座談會上,他回憶家庭在抗戰歲月的悲慘遭遇時,雖然內心沉重,但他更難忘卻的是日寇給整箇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他說:“為了抗日,無數國人付出生命;為了抗日,遭到燒、殺,失去親人的家庭在中國數不勝數,我家雖有付出,也不值得居功自傲。”與會所有人員都被這位年過八旬的新四軍老戰士無私精神所感動,大家含淚為他鼓掌。
1945年8月,日軍宣布投降。國民黨軍隊緊接著對淮西區、鄉抗日民主政權進行大規模清剿。同年10月,董完白隨淮西軍政人員一道轉移到淮南路東藕塘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董完白被再次派往淮西開展敵後鬥爭,恢復和重建區鄉紅色政權。1946年初,津浦路西四地委決定,在淮西成立以趙凱為書記的壽六合霍工委。董完白先後擔任壽六合霍縣副縣長、縣長,兼任游擊大隊大隊長。同年3月,董完白與趙凱、楊剛等帶領80多人組成的游擊大隊重返淮西。
時任國民黨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得此訊息後,一邊調兵遣將圍追堵截,一邊到處張貼布告,懸賞數千銀元緝拿董完白。在這極端險惡的環境下,董完白與趙凱等運用游擊戰術,時而集中兵力打幾個漂亮的殲滅戰,時而化整為零分散隱蔽。為了準確地掌握敵情,董完白多次扮成鍛磨的民間石匠,冒著極大的危險,深入國民黨縣隊駐地(五十廟)進行偵察。他憑著勇敢機智一次次擺脫敵人的跟蹤搜捕,一直堅持鬥爭到淮西徹底解放。
淮西解放後,董完白改任肥北新設立的壽合縣縣長。此後,他常常滿懷勝利的喜悅向人們講述一件有趣的事:“1949年2月,我到下塘集就任壽合縣縣長,當時,李品仙懸賞緝拿我董完白的布告還貼在街頭。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的巧合,後來我一想起這件事就感到很可笑。”
新中國成立後,董完白先後擔任壽縣縣長、治淮指揮部司令員、六安專署建設科長、大別山林管處長、安徽省森工局局長、蕪湖林產綜合加工廠黨委書記兼廠長、安徽省林機廠廠長、省林業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安徽農學院院長等職。經過槍林彈雨的磨鍊,他把個人名利、地位看得很淡。他擔任過近百萬人的一縣之長,也負責過僅幾百人的小廠;進過繁華的省城,也到過貧困的山區。無論職務高低,環境優劣,他都能進退自如,從容適應。10年的游擊戰生涯使他與人民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每到一處都特別注重了解民眾的生產生活情況。1953年2月,他從大別山林管處調任安徽省森工局局長。臨別歡聚時,他期盼仍在此工作的部下和同事努力為林區的百姓謀利造福,曾留詩一首:
諸君敬我三杯酒,我敬諸君一片心。
忘我精神為國家,願君努力為蒼生。
1959年反右傾時,董完白被誣為“反黨分子”遭到沒完沒了的批鬥,後被安排到安徽省林業機械廠任廠長。該廠當時是個爛攤子,職工吃不飽肚子,偷盜現象嚴重,秩序混亂,不少人被抓、被送勞教,根本談不上搞生產。他到任後,從關心職工生活做起,把廠區約百畝閒置空地開墾後種上糧、菜,採取生產自救。職工生活得到改善,幹勁大增,生產也搞得熱火朝天。因為那時整個國家處在困難時期,糧食緊張,有人懷著忌妒心向上級反映:“林機廠職工吃饅頭放衛星”,這正印證了林機廠生產自救工作取得了實效。
1983年,在一次新四軍老戰士聚會上,許多久別重逢的老戰友詢問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境況時,他表現得很坦然,慢條斯理地說:“你想啊,我是舊知識分子出身的當權派,當然是在劫難逃,不過我還算是幸運的,沒有受到什麼大的皮肉之苦,造反派先說我是走資派,對我進行了批鬥,後罰我靠邊站(即停止行使工作職權)。一站就站了12年,‘四人幫’垮台後,1978年7月,組織上又安排我到合肥市政協任副主席。”1980年1月,在合肥市八屆一次人代會上,董完白當選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進入80高齡的董完白,忙起政務仍然兢兢業業。他思維敏捷,嗓音洪亮,很多單位請他去講革命傳統,他登台演說還是那么神采奕奕。他愛好填詞作詩,即使在日常社交活動中,也能不時聽到他用富有詩意的語言來表露自己的心境。組織上勸他多休息養身,他說:“‘文化大革命’我靠邊站10多年,使我‘壯志未酬成廢品’,現在黨中央號召,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四化’建設,我是‘而今枯木又逢春’”。1981年農曆正月十二日是董完白80生辰,時任中共合肥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化東等同事、好友紛紛前來祝壽。時值隆冬,窗外雪花飄飄,室內友情濃濃,王化東即興揮毫贈詩:
白雪紛飛慶年豐,香茶代酒賀壽翁。
老驥伏櫪千里外,敢為四化立新功。
董完白接過贈品,即席步詩原韻作詩一首:
八公山上望長豐,淝水之濱一老翁。
為國國強歌四化,不謀名利建新功。
1982年2月,董完白向市人大常委會遞交辭職書,稱:“我乃八秩老人,擔任較高職務,深感精力不足,力不從心。請求辭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同年3月,合肥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接受董完白辭職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