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內容
第一冊:“壬申正月上元後一日。董其昌臨。”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第二冊:“泊舟清江浦臨。其昌。”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第三冊:“壬申正月廿四舟次新荘臨。其昌。”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第四冊:“舟次古城。其昌臨。”鈐“董其昌印”、“董氏玄宰”印。
第五冊:“舟行荊門道中,蓬窗多晦,奧到欲書,拈筆臨仿,遂竟此冊,覺平日所書更勝一籌。其昌識。”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第六冊:“舟行清源驛。其昌臨。”鈐“董其昌印”。
第七冊:“臨於桃花口。其昌。”鈐“董其昌印”。
第八冊:“其昌舟次楊邨守風臨之。”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第九冊:“舟次禾合驛。其昌臨。”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第十冊:“二十九日晨起作楷書心經數行,覺筆法、墨法似有所會,因臨此《淳化帖》末卷。限制書,心手俱暢,所謂張長史《郎官壁記》,乃狂草之築基也。其昌識。”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創作背景
董其昌的書法初師顏真卿《多寶塔》,後又改學鍾、王、虞、禇諸家。臨此帖時他已屆78歲高齡,為其耄耋之年的作品。其時書藝已達到成熟的頂峰。通過本帖不同書體的用筆,可以了解和掌握其書法特點的全貌。此書雖為臨帖,但並不是僵硬地照本摹臨,而是以己意為之,故仍體現自身的自然舒展,秀拙相生的書法特色。 此帖臨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所臨各卷的帖數與明代肅府本《淳化閣帖》有出入。
作品賞析
每冊前有鑑藏印“寶蘊樓藏”,每冊後有鑑藏印“寶蘊樓藏”、“□山”各一。另在第一冊首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印。題跋鑑藏印有:“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寶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