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虞

董克虞

董克虞,男,1943年1月出生於重慶市,中共黨員,研究員,生態環保專家,一直從事農業環境保護科研工作,曾多年擔任北京市農業高級技術職稱評議組成員、順義區農業技術顧問等職,榮獲北京市農田生態環境保護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環境保護先進工作者及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等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董克虞,1965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專業,1972年起,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工作,2003年退休,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工作三十年 。

科研情況

科研項目

董克虞參加的“北京西郊環境質量評價研究(1973—1975)”是北京市也是國內第一個多學科多部門合作完成的環保科研項目,為全國各地環保科研樹立了典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榮獲1978年北京市科技大會、全國科技大會獎。1978年以後一直擔任科研項目主持人,“北京市鎘污染調查和防治途徑的研究(1978—1981)”,弄清了重金屬鎘在北京市的污染狀況,指出了防治污染的途徑,明確了鎘的形態與殘留和毒性的關係,建立了土壤、糧菜中鎘的測試分析方法,安裝調試了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的分析測試儀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高溫石墨爐等),使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環保科研水平和科技手段走上了一個新台階。該項目1982年獲北京市政府學術成果獎。20年間主持或參加完成的科研項目共有23項,先後有18個項目獲農業部、北京市、環科院、市環保局或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研(技)成果獎。

項目獲獎

獲獎排名第一的項目有以下7項:

1、北京市鎘污染調查與防治途徑的研究(1978-1981);

2、非生長季節污水土地處理與利用的研究(1981-1985);

3、污水灌溉對農業環境的影響與防治對策(1983-1986);

4、北京市污水農用區劃得研究(1985-1990);

5、燕山石化污水剩餘活性污泥農用研究(1989-1991)

6、污水灌區農田生態經濟最佳化途徑的研究(1987-1991)

7、用生態工程淨化燕山石化污水的研究(1990-1993)。

七項獲獎成果中有四項獲市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學術成果獎一項),有三項獲院成果獎。

科研領域

主持或參加完成的23個科研項目涉及環境保護學科諸多領域,大致有以下八方面:

1、環境調查與質量評價;

2、改進或創建環境污染物測試分析方法;

3、參與國家環境標準(如農灌水質標準,污泥農用標準)及法規的制定;

4、建立環境原始背景值;

5、污染物科學綜合利用技術,如污水農灌、污泥農用、大型豬場糞尿制肥等;

6、環境污染基礎理論的研究(如建立了氯代有機污染物分子結構與植物毒性的關係);

7、環境污染的預測預報;

8、治理重大環境污染等事故,建立用於生產和推廣的污染物治理示範或樣板工程。

由於涉獵的領域較多,有力地推動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環境學術水平的發展。

研究成果

據有關資料顯示,經專家鑑定的23個研究成果大多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有的已達國際先進水平。1994年,學術論文“用人工濕地處理煉油化工污水的工程設計及淨化效果”,在“第四屆污水濕地處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被大會編入會議論文集。23個成果在生產中推廣套用後獲得了巨大的經濟、環境及社會效益。“用生態工程淨化燕山石化污水的研究”所提出的工程建設設計參數被國內許多煉油化工廠採用,都取得了滿意的淨化效果。在房山牛口峪建立的示範工程成為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學習基地,已安全達標運行15年,累計淨化污水數億噸,這些昔日肆虐房山、白洋淀人民二十多年的煉油化工污水成為人們爭相搶用的農灌和養殖用水。昔日寸草不生、魚蛙絕跡、惡臭沖天的牛口峪已變成山影婆娑、流水潺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蟬鳴蛙叫、魚鴨嬉戲、遊人如織的“生態公園”,又如良山大型豬場糞水處理示範工程已在順義區及國內許多大型豬場中推廣,使昔日污染豬場周邊環境的糞尿污水變成優質有機肥,沼氣和養殖用水。

論文著作

據有關資料顯示,董克虞在完成上述科研成果的同時,在國內學術刊物或國際學術會上發表論文60餘篇。在“環境科學”等出版社出版《北京污水農用區劃》等專著8本。數十萬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