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

葡萄褐斑病

又稱斑點病、褐點病、葉斑病和角斑病等。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兩種,主要為害中、下部葉片,病斑直徑3-10毫米的為大褐斑病,其症狀因種或品種不同而異。病斑小,直徑2-3毫米的是小褐斑病,大小一致,葉片上現褐色小斑,中部顏色稍淺,潮濕時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層,嚴重時一張葉片上生有數十至上百個病斑致葉片枯黃早落。有時大、小褐斑病同時發生在一張葉片上,加速病葉枯黃脫落。

症狀

褐斑病有兩種:褐斑病和小褐斑病。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為害葉片,侵染點發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規則的角狀斑點,病斑逐漸擴展,直徑可達1厘 米,病斑由淡褐變褐,進而變赤褐色,周緣黃綠色,嚴重時數斑連結成大斑,邊緣清晰,葉背面周邊模糊,後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濕度大時發生灰褐色霉狀物。有些品種病斑帶有不明顯的輪紋。小褐斑病為束梗尾孢菌寄生引起,侵染點發病出現黃綠色小圓斑點並逐漸擴展為2—3毫米的圓形病斑。病斑部逐漸枯死變褐進而茶褐,後期葉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層。

病原物

大褐斑病Phaeoisariopsis vitis(Lev.) Sawada.,異名:Cercospora viticala(Ces.) Sacc. 分生孢子梗常10~30梗集結成束狀,直立,暗褐色,單個分生孢子梗大小92~225x2.8~4微米>有1~6個隔膜。老熟的分生孢子梗先端常有1~2個孢痕。分生孢子著生於分生孢子梗頂端,長棍棒狀,微彎曲,基部稍膨大,上部漸狹小,有0~9個隔膜,褐色至暗褐色,大小12~64x3.2—6.8微米。

小褐斑病Cercospora roseleri(Caff.) Sace. 分生孢子梗較短,鬆散不集結成束,淡褐色。分生孢於長柱形,直或稍彎,有3~5個分隔,棕色。

1.

大褐斑病Phaeoisariopsis vitis(Lev.) Sawada.,異名:Cercospora viticala(Ces.) Sacc. 分生孢子梗常10~30梗集結成束狀,直立,暗褐色,單個分生孢子梗大小92~225x2.8~4微米>有1~6個隔膜。老熟的分生孢子梗先端常有1~2個孢痕。分生孢子著生於分生孢子梗頂端,長棍棒狀,微彎曲,基部稍膨大,上部漸狹小,有0~9個隔膜,褐色至暗褐色,大小12~64x3.2—6.8微米。

2.

小褐斑病Cercospora roseleri(Caff.) Sace. 分生孢子梗較短,鬆散不集結成束,淡褐色。分生孢於長柱形,直或稍彎,有3~5個分隔,棕色。

發病因素

分生孢子萌發和菌絲體在寄主體內發展需要高濕和高溫,故在高濕和高溫條件下,病害發生嚴重。褐斑病一般在5、6月初發,7-9月為發病盛期。多雨年份發病較重。發病嚴重時可使葉片提早1~2個月脫落,嚴重影響樹勢和第二年的結果。

病害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落葉上越冬,至第二年初夏長出新的分生孢於梗,產生新的分生孢於新、舊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和雨水傳播,引起初次侵染。分生孢子發芽後從葉背氣孔侵入,發病通常自植株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病菌侵入寄主後,經過一段時期,於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第二批分生抱子,引起再次侵染,造成陸續發病。直至秋末,病菌又在落葉病組織內越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