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tolerancefactor,GTF)是一種高活性的鉻補充物,它是小分子的鉻結合物質,三價有機鉻是其重要活性中心,含有半胱氨酸、天門冬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GTF能提高胰島素的活性,促進胰島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利於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發現製備
鉻是一種重要的礦物質元素,自然界中主要以三價形式存在。1957年Schwarz和Mertz首次在豬腎粉中發現一種能夠恢復大鼠糖耐量損傷的物質——GTF,這是首次提出GTF的概念,並逐步證實Cr3+是GTF的中心活性成分。之後Mertz及同事發現,GTF是由Cr3+與煙酸、甘氨酸、谷氨酸和半胱氨酸形成的以Cr3+為中心與兩個煙酸的N端配位、胺基酸用來滿足其餘的配位數所形成的八面體配合物。由於GTF的活性成分是Cr3+,而啤酒酵母中含鉻豐富,有學者通過紫外線和化學誘變啤酒酵母菌株來獲得GTF。1977年,Mertz詳細報導了Brewers酵母GTF分離方法。cr3+雖然與多種胺基酸配合後形成GTF,但由於Cr3+很活躍的特點和胺基酸中存在著氨基和羧基兩個配位基團以及Cr3+易發生羥化作用等因素,迄今還未見到有關GTF完整結構的報導。而由於實驗室中GTF的提取與純化技術的限制,還無法根據已知結構進行含鉻化合物的完全人工合成,相應的刺激了以模擬GTF生物功效為目的的煙酸鉻、吡啶甲酸鉻、胺基酸類鉻等含鉻化合物的合成。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學者使用麥汁作為培養基,使cr3+與甘氨酸等胺基酸及煙酸形成GTF絡合物,並開展了一系列新的研究。GTF最初發現於酵母細胞。1980年科學家終於在動物的肝臟、腎臟中分離和純化到GTF物質,這是GTF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科學界又重新為它起名“鉻調素”。1980年之後,GTF的結構研究和作用機理有較大的進展。GTF是一個分子量為1500Da的小肽,小肽含有4種胺基酸,甘氨酸、胱氨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蛋白小肽分子量雖小,但它緊密地和4個鉻離子結合在一起。科學家已先後從許多動物體內分離和純化到GTF,GTF普遍存在於哺乳動物體內。GTF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強化胰島素的作用,將血糖轉化為二氧化碳和脂肪,GTF對胰島素的強化作用並不增加胰島素的量,而是胰島素作用的內源強化劑。GTF的作用大小還與GTF分子中鉻含量有關,只有完整的GTF分子,其生物活性才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