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果實[葛藟果實]

葛藟果實[葛藟果實]
葛藟果實[葛藟果實]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葛藟果,拼音名:Gě Lěi Guǒ Shí,英文名:Fruit of Oriental Grape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原形態

葛藟植物 葛藟植物

葛藟 木質藤本。枝條細長,幼枝有灰白色絨毛;卷鬚與葉對生,二叉狀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3-7cm,被蛛絲狀柔毛;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5-11cm,寬2.5-9.5cm,先端漸尖,基部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有不等的波狀牙齒,上面無毛,下面多少有毛,主脈和脈腋有柔毛。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細長,長6-12cm,與葉對生,花序軸有白色絲狀毛;花小,直徑2mm,雄花黃綠色,花梗下有小苞片;花萼盤狀;花瓣5,先端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退化子房埋於花盤中;兩性花有短柱頭;花盤5-6裂;雄蕊與子房等長。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分生於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叢中。

分布範圍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 肺,胃經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涼血止血;消食。主肺燥咳嗽;吐血;食積;瀉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附方:①治咳嗽:葛藟果實三錢。煨水服。

②治吐血:葛藟果實五錢。煨水服。

③治食積:葛藟果、葉各五錢。煨水服。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