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葛祿生(1945年8月—),1945年生於四川省德陽,祖籍江蘇贛榆朱堵鄉葛湖村;師從上海著名畫家錢行健先生。
擅長花鳥兼作山水,對畫牡丹造詣尤深;繼承傳統又求創新,氣韻生動,雅俗共賞;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美展,發表、出版和獲獎。
部分作品選送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展出。不少作品被國內外人士和有關文博單位、政府機關、部隊徵集收藏。《四川日報》及德陽電視台等均多次作過專題報導。
作品入編《中國國畫選集》、《四川畫家》、《當代美術圖錄》、《中國西部美術作品選》、《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大展作品集》、《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作品集》等大型畫集,出版個人畫集《葛祿生畫集》。
葛祿生現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文史館巴蜀詩書畫研究會會員、香港東方藝術中心特聘畫師、四川警察書畫院特聘畫師、德陽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德陽市書畫院畫師。
葛祿生先生參加了第六屆牡丹杯中國名家提名展,首屆“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大展,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作品展,第六屆全國工筆畫等大展等,出版大型畫集。
2012年6月7日,當選為德陽市台胞台屬聯誼會會長。
人物成就
牡丹藝術
梅花固然傲寒拒霜,超凡脫俗,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寫詩讚頌,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詩句。然而一種為老百姓所喜愛,所鍾情的牡丹,這花中之王,已深深浸潤了千萬人的心,它已成了時代的象徵。且不談它那嬌美多姿、豐潤富麗的形態,單就其色彩的斑爛,加之又生長在春天,人們稱它為春天的信使,一時間歌唱牡丹,描繪牡丹已成時代的需要,最終登上了國花的寶座。
隨著牡丹花受到寵愛,畫牡丹花的高手也不斷湧現,在牡丹花的天地里各展才華,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的優秀篇章,葛祿生就是一位以畫牡丹而聞名遠近的佼佼者,他筆下的牡丹可以用華貴富麗,艷而不俗來概括。
三十年來他畫過不少以表現牡丹為主題的花鳥畫,如:“國色天香”、“富貴白頭”、“春歸大地”、“吉祥如意”、“和平鴿”,或歌唱愛情的堅貞,或宣揚和平正義,不同題材產生不同的形式。
葛祿生的作品在構成上很少重複,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首抒情詩,使人百讀而不厭。如:月明階下窗紗薄,畫面主體是兩朵紅牡丹,背景襯以淡灰色的描細線,薄如蟬翼,從窗的左上角垂下一組竹葉。朦朧使人想起了煙籠寒月水籠沙的詩句,是一幅無聲的抒情詩。
葛祿生的牡丹構思新穎,布局精巧,常常是粗獷奔放與抒情細膩相結合,熱情與冷艷相補充,表現形式不拘一格,寓意深遠,雅俗共賞是葛祿生創作上的一大特色,也是畫家終身追求的藝術境界,葛祿生筆下的牡丹,堪稱蜀中一絕。
辛苦付出
為了畫好牡丹,回報社會,他不辭辛苦,跋山涉水,走遍祖國大地,山東荷澤,河南洛陽,北京御花園,四川丹景山進行寫生創作,其敬業精神令人欽敬,值得我們學習。
葛祿生不僅畫好,個人修養也很高。他總是帶著微笑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對待身邊每一位朋友。他那充滿藝術家氣質的銀髮,時時飄灑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藝術追求之路上,也從未忘記對祖國花朵的關注和培養,像一位忠於職守的園丁,呵護著每一棵幼苗,在創作之餘用愛用心為社會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畫家,他精心的培育和關心著孩子們,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受大家敬仰。
如果說,六十歲前畫家為追求雅俗共賞畫風而苦苦探索,六十歲畫展將是葛祿生收穫的季節,從展出作品可以看出,他在繪畫征途中所灑下的汗水,無論是丈二巨作,還是扇面小品,從內容到形式,無不洋溢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技巧嫻熟,色彩典雅而華美,在丈二巨作“紫藤八哥”、“富貴吉祥”畫作里表現得淋漓盡致,功力深厚,非一日之寒,是振憾人心的交響樂章。
而春意濃、秋聲、傲霜等深受民眾喜愛的抒情小品,在觀念上是嶄新的,在布局上又是不落俗套的,加上中鋒與側鋒交錯運用,方與圓,熱烈與冷艷巧妙對比,產生出不同於任何一位花鳥畫家的音樂旋律。
我也曾讀過不少牡丹佳作,品味了國色天香的魅力,也曾為牡丹花的美艷所傾倒,但像葛祿生筆下的牡丹作品如此鮮活,如此濕潤,又如此高雅,實屬不多,他的牡丹花作品巳深深打動了千萬讀者的心。
“寶劍鋒從磨厲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幾十年苦修之後,葛祿生的繪畫如大海波瀾,變化萬千,他筆下的花鳥蟲魚都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充滿了生命,同時又是多姿多彩的,不論是迎風抖摟的凌波仙子水仙,還是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玉露明珠的葡萄,還是傲寒拒霜的松梅,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畫家品德的高尚,同對顯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中國知識份子的英雄本色。葛祿生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繪畫藝術的畫家,不僅創造了美,並把這種美帶給了善良的老百姓,使老百姓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幸福,看到了生命的光輝。
人物評價
葛祿生不僅是一位畫家,同時是一位出色的園丁,又是一位熱心於公益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在幾次省文聯、省美協組織畫家到基層活動中,他總是不辭辛勞,不計個人得失,把最好最美的圖畫送給老百姓,他的牡丹作品常常是各級領導贈送中外友人的藝術禮品。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後,他和災區人民一道,積極參與抗震救災,赴彭州慰問成空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和綿竹、什邡等地駐軍,為他們作畫鼓舞士氣;他還為在德陽治療傷員的香港活泉基金會醫務人員及遭受莫拉克風災的台灣同胞,贈送書畫並捐款,創作“美好家園風光無限”六尺國畫作品赴徐州展出,後來這幅作品捐獻給綿竹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