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園介紹
“葉園”原名“萬葉林園”,始建於民國24年(1936年),為揚州人葉秀峰所建。此時,葉已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任西康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中央調查統計局局長。
雖然住南京,但葉秀峰對揚州特別是揚州的園林卻依然是一往情深。
瘦西湖風景區,長堤春柳北側,古木參天,柏樹蒼翠,雪松綠油……這片占地近百畝的樹林——葉園,是揚城的一大叢林。而這片林子的所在地,在1936年前,還只是一片荒野。
民國24年(1936年),升任國民黨高官後,葉秀峰有一次回揚,盡游揚州園林之後,有感於揚州園林沒有他印象中的那么出色,與揚州“歷史文化名城、園林眾多”的形象不相符,遂產生新建一個園林的想法。在遊覽瘦西湖時,葉見大虹橋路西有一塊荒地,面積70餘畝。地里,雜草叢生,墳冢遍地,一片衰敗的景象。他靈機一動,建議將這一片空地建成園林。這一建議獲得了地方鄉紳耆老的贊同,也得到了時任江都縣縣長馬鎮邦的認可。
過程
在得到地方支持後,葉秀峰開始著手建園事宜,首先是購買荒地的使用權。
荒地使用權:1塊大洋一座墳
荒地墳冢有的有主,有的無主,有主的遷墳時補償一塊大洋,無主的統一遷往臨近地區,並請和尚前來念經超度。“墳冢林立,費資頗多。”
為籌集建設經費,他發動父親的學生、親朋好友捐錢贊助。
葉秀峰建園林的思想是先建林,後建園。園中建設圖書館和紀念堂,以紀念其父親葉惟善,因此命名為“萬葉林園”,人稱葉林,又名葉園。“葉”既與植物有關,又與家族相關。曾經有人提議,將其父墓地遷往林中,但被葉拒絕,認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堅持建館紀念館。
設計
200種!名貴樹種滿園
葉秀峰請來金陵大學農科院設計者張炳辰和陳馮佑為園林規劃設計。據悉,在當時園林樹種的規劃中,金陵大學農科院設計者張炳辰和陳馮佑二人頗費了一番心思,他們提出了一個實用原則,具體表現有三,一是冬天修剪的枯枝可賣給商店住戶,二是春天竹筍可以入市銷售,三是林子可以為縣城(當時是江都縣)園林綠化提供樹種(種源地)。
當時,葉秀峰因為主管中山陵建設,在方案確定之後,便從中山陵運來大批珍貴名木。後來經人清點,這批名木總共有各種樹木2099株,他們種植了楊樹、槐樹、桃樹、李樹、竹子、法國梧桐、金松、雪松、獅子松、印度松、日本五針松、平頭赤松、猿猴松、柳松、虎頭柏、龍柏、露水柏、雲猴柏、扁柏、花柏以及薄殼山核桃、茉莉等珍貴樹木近兩千株,種類近200種,其中,竹子種類有13種,松樹種類19種,柏樹15種。既有從日本、美國、印度引進的樹種,又有國內的名貴樹種。
擱淺
日軍侵華:園林建設中途擱淺
在他們的設計規劃中,除了引種一批具有科研價值的名貴樹種外,另外的重頭之作就是修建圖書館、紀念堂和青年館。
其中,圖書館和紀念堂以作紀念之用,紀念葉秀峰父親葉惟善。葉惟善是民國時期知名的教育家,曾任揚州中學校長,於1925年去世。曾經有人提議,將其父墓地遷往林中,但被葉拒絕,認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堅持建館紀念。但還沒來得及修建,抗日戰爭爆發,日軍侵華,揚州淪陷,其他工程建設被迫擱淺,“萬葉林園”其實只是一個植物園。
現狀
1952年,“萬葉林園”與阮家墳合併整修,建立勞動公園,鋪植草坪,新建廳、亭及動物園、兒童遊樂場,現今又立碑為“葉園”。園中原有草屋5間,1958年改為四面有紅色門窗、環以走廊的瓦房,即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匾額的“友誼廳”。現屬於瘦西湖的一個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