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色水母類人膠原蛋白

類人膠原蛋白 - 基本含義

膠原蛋白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主要存在於人體的皮膚、骨骼、軟骨、牙齒、肌腱、韌帶和血管中,是結締組織中極其重要的結構蛋白質,起著支撐器官,保護肌體的功能。根據功能及其構成組織的結構特點可分為:成纖維膠原、成網狀結構膠原、位於纖維表面的纖維相關膠原、成串珠絲膠原、成基底膜固定纖維膠原、具有跨膜結構膠原等。
類人膠原蛋白(Human-likeCollagen)是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將人體膠原蛋白的mRNA逆轉錄成cDNA,經酶切後的一段基因重組於E.coli(大腸桿菌)內,經過高密度發酵、分離、復性、純化工藝生產的一種高分子生物蛋白。

類人膠原蛋白 - 生物學特性

1、生物吸收
2、細胞粘附
3、新細胞
4、上皮細胞
5、生物兼容

類人膠原蛋白 - 科學創新 可加工性

該重組膠原蛋白不僅具有動物體膠原蛋白原有功效,如:生物兼容性、生物吸收性、細胞粘附性、促新細胞形成和促上皮細胞形成,而且由於可形成三重複螺鏇結構,賦予其新功能,如熱可逆成膠和在分子量及特性不變條件下的可加工性。而來自動物組織提取的膠原蛋白為三交叉螺鏇結構,它不可能在不減少分子量的前提下重溶解。
無病毒隱患
由於從動物組織中提取的膠原蛋白固有的交叉螺鏇結構弱點及病毒隱患的致命缺點,直接限制了其用途的開發。而類人膠原蛋白則彌補了此缺點,作為生物材料它可廣泛用於醫學、組織、工程、保健食品、化妝品、細胞組織培養基等行業,從而拓寬了它可開發的用途。

水溶性

該重組技術生產的類人膠原蛋白為水溶性蛋白,這一特性是該產品的另一競爭優勢。它區別於水解性膠原蛋白,水解性膠原蛋白是從動物組織中提取的經水解的膠原蛋白。水溶性為它的用途廣泛開發提供了優越條件。

低排異反應

由於該重組類人膠原蛋白是由人體膠原蛋白(已知序列膠原蛋白部分基因)經篩選及修飾後構建的,對其α1(Ⅰ)肽鏈的—(GXY)進行了改進,摒棄了容易引起免疫反應的色氨酸等胺基酸殘基並進行特定的序列重複,因此,在進入人體後其免疫排異反應與來自動物組織的膠原蛋白相比大大減少。
酸鹼度為中性
類人膠原蛋白的pH值為6.5-7.5,呈中性,不會破壞皮膚本身酸鹼平衡,同時對人體細胞的粘附性和細胞代謝沒有影響
變性溫度提高
動物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為37℃-40℃,而類人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達72度℃以上,所以易於日常使用和保存,同時更有利於製作生物醫學材料。

類人膠原蛋白 - 相關研究 與原有技術比較

對比項目動物提取膠原蛋白類人膠原蛋白
主要生產方法化學酶法提取基因工程發酵
來源動物組織單細胞蛋白
病毒隱患是否
排異反應有極低
外觀純白色纖維狀純白色纖維狀
水溶性不溶於水溶於水
氣味醋酸味(液體)無(液體)
pH3.0-4.56.5-7.5
變性溫度點>37℃-43℃>72℃
凝膠點37℃(液態時)最大溶解度0.3%4℃(液態時)最大溶解度10%

生物學實驗結果

1、全身毒性試驗無
2、細胞毒性實驗無
3、皮膚刺激實驗無
4、皮膚過敏實驗無
5、膠原蛋白對正常上皮細胞生物學實驗(0.1%濃度時,48小時可促進上皮細胞生長1.46~1.6倍)。
6、植入實驗評價(小白鼠皮下),90天無炎症和不良反應。
7、亞慢性毒性試驗無
8、熱原試驗無

細胞生長功效

0.1%類人膠原蛋白可促進成纖維細胞和上皮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明顯優於0.1%的維生素C和0.1%的明膠。
類人膠原蛋白-發明人履歷簡介
范代娣,1966年生,共產黨員,西北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多年來一直奮鬥在教書育人和科研第一線,不但在教學方面一絲不苟,在科學研究方面更是本著求實的科學探索精神,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做出了突出成績。

主要成就

范代娣教授主要從事發酵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在該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
·國家發明專利
·國家火炬計畫
·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國家高技術示範工程
·國家“十五”重大攻關計畫
·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陝西省火炬計畫
·陝西省重大攻關計畫
·陝西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
·西安市重大創新項目
·西安市重大產業化項目
·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西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陝西省科技廳鑑定國際領先水平
范代娣教授發明的“基因工程技術生產類人膠原蛋白”項目,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其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地位。范代娣教授作為我國第一屆生物化工專業博士畢業生,她始終把生物技術的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作為自己的己任:她認為生物工程領域的成果如果走不出實驗室,這個瓶頸問題不解決,就永遠不會真正產生經濟效益,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她認為多學科團結協作才能幹大項目,出大成果,基礎學科必須與套用學科相結合,因此,在人才培養、學術梯隊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多學科優勢互補。她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重組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及其下游產品開發方面,從事類人膠原蛋白系列衍生物及其下游產品的開發。
范代娣教授在科學研究方面不斷進取的精神,使她能在生物基因工程這種高端技術領域不斷取得新成果。為了表彰她的突出貢獻,2005年被評為第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提名獎。
類人膠原蛋白-社會價值正可謂天道酬勤。憑藉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終於成功讓類人膠原蛋白走出實驗室,可在工廠進行量化生產。也標誌著類人膠原蛋白可以徹底的為社會創造價值,並造福社會大眾。對醫藥產業及美容產業來說,可以說意義重大,由於材料本身的優點,它可延伸的產業鏈長。
醫學材料產業
改變疾病治療方式,造福億萬疾患類人膠原蛋白由於具有動物膠原蛋白無法比擬的優勢,可以更廣泛的套用於醫學領域。

人工骨骼,最好的人生支撐點--

以類人膠原蛋白為基礎原料,賦以所需要的骨骼形狀,製造成符合人體需求的人工骨骼。同時由於類人膠原蛋白具有趨向性引導和促細胞生長作用,新生自體骨骼會逐漸形成,最終取代人工骨支架。

人工血管,保護生命的綠色通道--

人工血管以類人膠原蛋白為基礎,同樣利用膠原蛋白趨向性引導和促細胞生長功能,促進人體自身血管組織逐漸形成,而人工血管支架再完成歷史使命後,會在人體內自行降解。

人造皮膚,皮膚保護傘--

燒傷、燙傷、化學物質的灼傷以及疾病造成的皮膚缺損,讓多少人的皮膚遭受到毀滅性損壞,見者害怕,傷者痛心的悲劇一直在上演。人造皮膚可以為他們提供有利保障,讓肌膚恢復如新。

止血海綿,生命保障--

主要用於腔內和顱內的手術止血,術後無需取出,可自行降解,不僅可快速止血,更能有效促進創傷部位的癒合和修復。

美容產業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肌膚更加"彈"、'滑"、"嫩"、"白"
"膠原蛋白是人體皮膚中的主要成分,占到細胞外基質的70%-80%,膠原蛋白在皮膚中構成了一張細密的彈力網,鎖住水分,如支架般支撐著皮膚,使皮膚充滿彈性、潤澤、細膩、光滑"。
通過補充膠原蛋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更美麗,已經是所有女性的共同認識。可以預言,使用類人膠原蛋白將成為一個新的潮流。

類人膠原蛋白與醫學整形

用於雷射、光子、冷凍、高頻、磨削、拉皮等醫學整形美容手術後皮膚的修復養護;用於痤瘡或外傷引起的凹陷性瘢痕、皮膚紅血絲症、皮膚萎縮、曬傷、灼傷等皮膚損傷治療。

類人膠原蛋白與美容化妝

迅速改善皮膚因膠原蛋白流失而引發的皺紋、斑痕、乾澀等老化現象;保濕作用明顯:結構中的親水基和良好的成膜性;營養性很高:可以改善皮膚細胞生存環境和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增進微循環,達到滋潤皮膚、美容養顏之目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