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由
據傳:遼聖宗耶律隆緒曾來此山遊覽避暑,因又改名“萬歲山”。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一三九二年)封子簡王朱植為遼王,鎮守遼東。在“萬歲山”建遼王府,為避“萬歲”二字,又改為“萬翠山”。清乾隆年間,因廣寧物產豐富,站在山上,前望平原,後枕城煙,左顧雙塔,右倚閭山,景色絕佳,取萬紫千紅之意,改名為“萬紫山”。
概況
萬紫山也和其它名勝一樣,有很多傳說:遼聖宗來此遊歷,觀望山景,讚嘆不已。夜宿山上,做了一夢:見一群雲冠羽衣仙女,從天而降,伴隨著笙管笛簫,輕歌曼舞。後面是一座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梵宮,橫額上寫“碧霞元君行宮”,放出霞光萬道,瑞氣千條,忽而不見。聖宗醒來,乃是南柯一夢。翌日,就在山上依照夢中所見修築了“碧霞元君行宮”。
據碑文記載。當時有正殿、配殿各數十間,香亭三間,鐘樓三間,左右迴廊數十間。遼末,這些廟宇被金兵燒毀。明代萬曆年間,在遼王府舊址改修了“天元觀”,新建了“崇泉寺”和“祖師廟”等建築。解放後,在這些寺廟的遺址上,修建了解放戰爭革命烈士紀念塔。
昔年“萬紫山”上有雙泉,終年噴漾不止,泉上建一井,稱“八寶琉璃井”。後建廟,名“崇泉寺”。舊傳:“崇泉寺,翠岩重崗,引睇無際,每旦有輕煙籠罩,故昔人有崇泉曉霧最難描寫之詠,為邑中勝概”(見《遼海叢書·廣寧縣誌》)。因之,被列入廣寧八景之一,稱“崇泉曉霧”。
清代人孫成描寫崇泉曉霧詩曰:“崇泉曉色霧蒙蒙,萬翠山頭四塞同;欲曙漸分城廓形,凝寒猶在雨晴中。嵐光滴露連朝靄,海氣噓雲澹遠空;為道當年煙火盛,霏微猶渦梵王宮。”根據詩詠和史料記載,“崇泉曉霧”,是由每天早晨山下的萬家炊煙或晨霧籠罩全山,形成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