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串堂班

簡介

串堂,是一種民間民俗音樂藝術形式,早在北宋末年,就在萬年一帶廣泛流傳,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舊時,萬年一帶稱文藝演出團體為“戲班子”,故而將這種走門串戶的民間民俗音樂的組織稱為“串堂班”。串堂班成員幹練,道具設備簡單,平時以走村串戶為主,而且召之即來來之即唱唱完即走。農民私家娶親嫁女、做屋上樑、老人祝壽,大多會請串堂班來家熱鬧一番。後來發展到老人去世也請串堂班來參與祭祀活動。

歷史淵源

據有關資料記載,串堂音樂源於我國古代的“鼓吹”。“鼓吹”,起於漢,盛於唐,之後由軍用而官用而民用,至宋元,慢慢演變成多種宮廷和民間音樂。串堂音樂何時傳入萬年民間有兩種說法:舊時萬年,以水路交通為主,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文化信息傳播當以石鎮鎮、梓埠鎮兩大水路碼頭最為便捷,串堂這一民間民俗音樂形式當率先從水路由商賈和遊人傳入以上地區,再擴至全縣其他地區;北宋和南宋年間,青雲鎮一帶不斷有人在朝廷為高官,舊時高官大多是進士出身,屬於“文化人”,而且,明正德初年,萬年建縣治於青雲,成為了江南一政治重鎮、文化重鎮、經濟重鎮,成為了萬年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此外,早在唐末青雲鎮就有一條官馬大道(206國道之鼻祖)貫穿南北,官差商賈南來北往,或傳播文化,或溝通信息,或經貿交流,串堂音樂極有可能從青雲傳入。不管何種說法,據有關資料載,在宋元以後,隨著戲曲的傳入,民間串堂音樂形式就已經在萬年縣民間廟會、祛鬼、祈雨等現場和娶親嫁女的廳堂出現。至明清,串堂音樂的流行和普及越加普遍,在我們縣蘇橋鄉的一幢明清建築的牆壁上,還殘存有一幅串堂內容的壁畫。

歷史上萬年縣最有名氣有影響的串堂班建立在民國二十年代末,由江西省贛劇四大名班之一“同春舞台”中的鼓師汪仕仁老先生組建,他在串堂班中擔任鼓師,後來,由其弟子王德洪接任。王德洪老先生16歲拜汪仕仁為師,在串堂班中同樣擔任鼓師。張爐明和方振榮師從王德洪,為汪家串堂班第三代傳承人。現在方振榮還一直從事串堂班工作。

基本內容

萬年串堂班以演唱傳統戲曲為主,以民間小調輔之,唱腔多為贛劇饒河調,也兼有青陽腔南北字(譬如《斷橋會》、《牡丹對藥》等)。曲目有喜慶和悲傷之別,具體演唱什麼由東家選定。祝壽一般打《九老天官》鑼鼓,唱《滿堂福》等劇目;結婚典禮打《堆花天官》鑼鼓,唱《龍鳳呈祥》等劇目,送殯打《開堂》鑼鼓,唱《烈火旗》等劇目。

串堂班器樂分為文場和武場兩種,文場以贛胡、二胡、嗩吶、笛子為主,武場以打擊樂為主,包括板鼓、雲鑼、大小鑼、板等。具體演出書(劇)目:《滿堂福》、《寶蓮燈》、《烈火旗》、《牡丹對藥》、《花亭會》、《楊八姐遊春》、《花鬧台》、《才子殺妻》等。

主要價值

萬年有著燦爛的遠古文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社會包容性大,有著串堂班生存發展的良好土壤。千百年來,隨著串堂藝術的不斷創新發展,這種民間民俗藝術形式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靈活性、人民性和實用性,越來越確定其在萬年民眾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成為草根百姓不可或缺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瀕危狀況

受“打工潮”等社會、經濟的影響,受電視、電腦等新新文化活動的衝擊,年輕人喜歡並愛上“串堂藝術”的似乎日漸減少,中青年農民大多外出打工,一些民間老藝人由於身體原因不便於走村入戶,而且沒有青年人的參與串堂班藝術很難創新發展和突破;因而,隨著老藝人的逐漸年邁體弱和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萬年串堂班面臨著後繼乏人頻臨絕代的危機。

保護措施

為弘揚中國文化,搶救串堂班這一流傳既久的民間民俗藝術形式,使這一古老的民間民俗藝術煥發光彩並傳承久遠,萬年縣已將串堂班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