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市雲台山

萊蕪市雲台山

萊蕪市雲台山,又名龜山、龜寨山、聚聖寨,位於聖井鄉中部,海拔578米,距萊城15公里。遠望其山,似龜形,所以名龜山。因山有寨,明末士民多避亂於此,所以又名龜寨山、聚聖寨。因主峰頂為平台,常有雲霧繚繞山間,所以又名雲台山。

登山路徑

現已開發的上山路有三條,分別在山的東南、西南和西北。山之陽的兩路,山勢陡峭,氣勢磅礴。東南路可乘車至中天門。西南路沿夾谷而上,經西紅門上山。山之陰的西北路,山勢平緩,谷深峪長。

相關故事

雲台山當地人稱小泰山,傳說山頂有泰山奶奶的行宮,所以山上一些廟宇、景點都是仿泰山修築和命名。中天門是小憩的好地方,在此南眺,夾谷峪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兩面山勢磅礴,鬱鬱蔥蔥。一到春天,山上的梨花、桃花、柿子花、山楂花及各種花草相繼開放,奼紫嫣紅。特別是清明前後,漫山盛開一樹樹潔白的梨花,似皚皚白雪,覆蓋山坡;間或幾枝桃花吐艷,如殷殷胭脂點綴其間,景色十分迷人。秋到雲台山,滿山的紅葉,如紅星閃爍,點綴著蒼松翠柏。山頂遠望,泰萊平原,汶河西流,一覽無餘。百丈崖下的鵓鴿樓水庫,那一汪碧水,似一塊綠色的寶石,瑩瑩閃爍。兩兩情人,划船漫遊;垂釣老翁,蹲坐四周,更增添了雲台山的風韻。

游雲台山不游和尚洞不成游也。一則此處風光獨特,別有洞天。二則是中共萊蕪縣委誕生地。從和尚洞處看雲台山,主峰像臥佛,東西各兩塊巨石,則酷似坐佛和立佛。此所謂“三佛鬥法雲台山”。自然景觀融入美麗傳說,別有情趣。1932年秋,中共萊蕪縣委在此成立,21歲的劉仲瑩被選為縣委書記。從此揭開了萊蕪革命的新篇章。1991年7月,在和尚洞下建立了縣委成立舊址紀念碑。楊德志將軍題寫碑名:“紅旗飄萬代。”雲台山已列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牛泉鎮黨委、政府在和尚洞對面立起劉仲瑩雕像。

清明時節,漫山的梨樹開出素素白花,像人們哀悼革命先烈的心境。花崗石砌成的紀念碑,像一面飄揚的紅旗,矗立在萬花叢中。

雲台山北鄰面積達1000多畝的鵓鴿樓水庫(瑤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再向南2公里,是筆架山旅遊景區—中國王羲之碑林,形成了“兩山一水”的旅遊格局。

區內景點:

快活林——在山腰處,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平坦小路,仿佛文章高潮處的神來之筆,出乎人的意料。挺立的青松,似一把把太陽傘,山風習習,為遊人營造了一個恬靜而舒適的小環境,故名“快活林”。

南天門——就是一個石門樓,約有五六米長。裹一身疲憊與酷熱踏入此門,頓覺涼爽無比。到此實則已到山頂,山頂平闊,廟宇林立。

生鐵鐘——重250公斤,用木棍擊之,鐘聲悅耳,能傳八里。

山頂山寨——山寨沿山緣陡壁而建,如今寨牆、石屋已是頹垣斷壁。明清時代和民國初年,當地百姓為避兵亂而時常遷居山上,並據之自守,從山頂保存完好的石臼、炮台等物來看,可以想見當時人們的生活條件和防禦設施等情況。

謝過台——就是一塊1.5米高、平面有十餘平方的巨石,像飛來之石,放在葳蕤野草之上。旁邊有一個長3米、高1米、寬0.6米的長條石,據說是壓寨夫人的梳妝檯。謝過台乃春秋時期齊、魯二公所建。當時,聖井一帶戰爭頻繁,汶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後經孔子從中斡旋,以禮勝齊,促成雙方握手言和。齊國決定交還所侵魯地--汶陽之田。史載,公元前500年,魯宣公和齊景公會盟於雲台山南面的夾谷峪。然後,兩人攜手從西紅門登覽山頂,指出交還魯地的範圍,並在此修築了謝過台,以作紀念。

和尚洞——由外洞和內洞構成,外洞向西稍偏北,沿口高7米,寬12米,深4米。洞內正上方是內洞洞口,高約1.4米,僅容成人一人通過。洞深未知,現尚無人能到盡頭。洞內忽大忽小,曲折彎轉,高低不平。傳說古時有一和尚在此洞常住修煉,故稱和尚洞。

交通指南

從萊城乘萊城至雲台山的公共汽車,12公里到達牛泉鎮政府所在地,每30分鐘一班車,向南行3公里,至鵓鴿樓水庫大堤南行即到雲台山北麓
公交線路:
從萊城乘萊城至雲台山的公共汽車,12公里到達牛泉鎮政府所在地,每30分鐘一班車,向南行3公里,至鵓鴿樓水庫大堤南行即到雲台山北麓。

萊蕪火車時刻表
車次類型 始發站 經過站 終點站 酒店預訂
7053普慢 淄博 萊蕪東 泰山 預訂酒店[淄博]機票預訂
7053普慢 淄博 萊蕪西 泰山 預訂酒店[淄博]機票預訂
7054普慢 泰山 萊蕪西 淄博 預訂酒店[泰山]機票預訂
7054普慢 泰山 萊蕪東 淄博 預訂酒店[泰山]機票預訂

當地特產

香椿 是一種美味木本蔬菜,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

香椿為楝科、落葉喬木,喜厚土層沙質土壤,抗風沙,耐乾旱,適應庭院、田埂及大面積栽培。香椿衍生能力很強,一般一年栽植,二年收益,三年豐產,樹令三五十年盛產不衰。又因根深冠小,椿糧間作可得糧菜雙收之益。

炒鵪鶉

炒鵪鶉的製作材料:
主料:鵪鶉肉300克
輔料:玉蘭片10克,香菇(鮮)5克,油菜10克
調料:澱粉(豌豆)8克,醬油15克,醋1克,料酒10克,花椒3克,甜麵醬5克,大蔥10克,姜10克,味素2克,白砂糖5克,豬油(煉製)40克

炒鵪鶉的特色:
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鹹鮮香甜。
炒鵪鶉的做法:
1.將淨鵪鶉剁成3厘米長、1.5厘米寬的塊,用少許料酒、醬油、味素醃漬片刻;玉蘭片、油菜分別洗淨切成片;香菇洗淨一切兩半;蔥、姜切成小塊。
2.勺內放入油燒熱,把鵪鶉塊下勺用旺火煸炒至變色倒入漏勺內。
3.勺內放入底油燒熱,用蔥姜塊、甜麵醬熗鍋,放入玉蘭片、油菜片、冬菇煸炒,添湯400克,加醬油、料酒、浸泡花椒的水、味素、醋、白糖,放入鵪鶉塊,用慢火燜熟,用濕澱粉勾芡,淋上明油,盛入盤內即成。

五花酥鯽魚

萊蕪房乾生態旅遊區 孔雀山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