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沿東龍河西岸多淤沙土,這種土壤似沙比沙細, 象土又比土軟,非常適宜沙參生長。萊陽沙參是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部。其根呈細長圓柱形,表面淡黃白色,略粗糙,質脆、有粉性、易折斷,性微寒、味甘、微苦。 其根入藥,具有養陰清肺、養胃生津、除虛熱、止咳祛痰之功能,有較強的滋陽作用。
關於沙參的記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能火者宜之”。清代《本經逢原》中指出:“沙參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體虛力微”。清乾隆年間,吳儀洛著的《本草從新》里也說:“北沙參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瘺。”
萊胡參的傳說
“萊胡參”是沙參之王,聞名海內外。提起萊胡參,還有一個美妙動人的傳說據說很早以前,萊陽城南胡城村,有一個青年,人稱張大哥,自幼喪母,十歲喪父,孤單單地一人過日子,為人老實勤快。他把父母留給他的二畝薄田整得地平土深,全部種上了沙能。他想用這二畝沙參蓋三間房,娶個賢慧漂亮的媳婦。因此,他天天守在地里,除劃、捉蟲、澆水,一刻也不肯閒著。二畝沙參長得非常好,比財主“斜巴眼”家的好上幾倍。
“斜巴眼”以為張大哥的地里有參神,幾次派人要用二畝好地換言之他那二畝沙參地。張大哥都一口回絕了,恨得“斜巴眼”牙根痒痒。
沙參收成的季節快到了,張大哥在地頭上搭起一個小棚子,晝夜守護著參田。張大哥見沙參棵棵長得象小孩胳膊一樣粗,有的還帶著胳膊腿兒,象個招人喜愛的胖娃娃。喜得心裡象吃了密一樣的甜。這沙參是他的希望,他的幸福,他要蓋房娶妻,要過美好的日子。他太喜愛這遍地沙參了,於是便撿了兩棵最大的,用盤子盛著,恭恭敬敬地供在他的小棚子裡。
這天晚上,張大哥躺在床上,剛一閉上眼睛,一個天仙般的姑娘就站在他的面前,可是一睜開眼,那姑娘又不見了。一連幾次都是這樣,那姑娘十七八歲的年紀,楊柳般的腰身,杏兒般的雙眼,加加的臉蛋,粉皮細肉,兩腮有一對淺淺的酒窩,微微一笑,露出兩排潔白整齊的牙齒。一身乳白色衣裙拖到地上。張大哥長這么大,還沒見過如此俊美的姑娘。一連幾個晚上都是這樣。
這一天,張大哥把收下的沙參堆在一塊,仔細地用苫子苫好,準備明天拿到集上去賣。可是天明以後,一大堆沙參一棵也不見了,張大哥頓時覺得天鏇地轉,兩眼發黑。“撲通”一聲栽倒了,當他甦醒過來的時候,只見身旁坐著一個姑娘,他仔細一看,和那天晚上見的那個姑娘一模一樣,張大哥一陣激動,立即抓住了她的手。
姑娘告訴他,沙參是被“斜巴眼”偷去了。她是沙參姑娘,見張大哥勤勞善良,又如此珍愛沙參,願同張大哥結為夫妻。張大哥一聽,激動的心都要跳出胸膛,慌忙朝沙參姑娘跪下行禮,沙參姑娘連忙扶住他,當天二人拜了天地,結為夫妻。
這件事很快傳到“斜巴眼”耳朵里,他立即帶了三個狗腿子來到張大哥家,說張大哥拐騙良家女子,要送衙門治罪。他一揮手,三個狗腿子朝張大哥撲來。“斜巴眼”自己則猛地抱住了沙參姑娘。張大哥頓時氣得七竅冒煙,順手抓起一條棍子打倒了兩個狗腿子,又舉起了棍子朝“斜巴眼”砸去。“斜巴眼”急忙鬆開沙參姑娘,和三個狗腿子連滾帶爬逃走了。
“斜巴眼”逃走後,沙參姑娘拉住張大哥的手說:“咱們快逃吧,他們還會回來的。”這樣,沙參姑娘和張大哥便連夜逃往東北長白山,仍然以種沙參為業。東北人為了紀念沙參姑娘和張大哥,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戲,還到北京演出過呢!
萊陽的參文化
萊陽的參文化有著極其豐厚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在古代,人煙稀少山林茂密,流傳於城鄉百姓口頭的人參故事非常多,傳說旌旗山上有一對成精的參娃娃,每年藥王廟趕廟會的時候,就下山來趕集看熱鬧。在萊陽西北部,是旌旗山的余脈,是瀦河的發源地,傳說這裡的河水能治病,就是因為旌旗山上有人參的緣故;傳說龍門山上有一棵大人參,常常變成大姑娘的模樣到山下來顯形;在紅土崖一帶,傳說有一個人參娃娃,穿著紅肚兜,常常出來和村裡的小孩子玩耍。清朝中期以來,膠東人闖關東,不是伐大木,就是挖人參。萊陽富山村人孫良,在東北當挖參人的把頭,一年冬天天寒地凍,孫良在長白山上與眾人失去了聯繫,又累又餓,最後死在了森林裡。臨死時,他手蘸鮮血,在一塊大石頭上寫了一首打油詩,表示自己要死後做鬼,給挖參人帶路。後來人們就奉他為參神,尊稱他為“老把頭”,入山必拜,幾百年來成了一個風俗。這風俗記載在東北多個縣市的史志里。關於萊陽人在東北挖參的故事,更是不少,有扁參、驢頭參、米參、哭參的故事,都十分精彩。尤其是城西官莊村徐爾茂在長白山上挖參的傳說,特別傳奇,其中徐爾茂賣人參的時候不會要價一躺四十八萬兩的情節,為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