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教育[為掌握華文而興辦的教育]

華文教育[為掌握華文而興辦的教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華文教育是指為掌握華文而興辦的教育。

涵義

華文教育在具體語境中,涵義可能有如下變化:

其一,著眼於辦學主體,將它理解為華僑華人在居住國與入籍國興辦的教育,略近於華僑教育、華人教育;

其二,著眼於教育對象,將它理解為面向海外華僑華人子女的教育,與華人華僑青少年教育相通;

其三,著眼於教學手段,將它解釋為運用華文進行的教育,其科目不限於語言文字;

其四,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將掌握華文視為學習、繼承與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的途徑,由此將華文教育的外延由語言文字領域擴展到文化領域。

華語教育

在現代漢語中,“華文”與“中文”同義,指的是中國的語言文字,特指漢族的語言文字。若加細考的話,“中文”更多用為通稱,“華文”則較常指海外華僑華人所使用的本民族語言文字。

早在1955年,中國著名學者王力就發表《論漢語規範化》一文,肯定漢民族有共同語言這一事實,並指出有必要在統一的書面語言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有聲語言(口頭語言)。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建國的共同事業上,也應該有一種民族間的共同使用的語言。歷史已經證明:這種共同語就是漢語。換言之,漢語已經從漢族語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語,亦即華語。在某些情況下,“華語”特指外國人所說(或外國影視配音所用)的漢語,亦指海外華僑所說的漢語。

漢語有眾多方言,我們所說的“漢語”(國語)指的是漢民族的共同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辭彙為基礎辭彙,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海外華文教育現狀

泰國

1992年,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開始實行全面開放的政策,將華文視同為學校教育中可以選修的外語課程。泰國教育部決定將中文列為第一外語,將漢語課程納入泰國200所中國小,使中文與英文平起平坐。泰國華文學校約150所,學生近兩萬人,30多所中等專業技校都開設中文選修課。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泰國華文教育,每年資助千名泰國漢語教師赴華培訓,並向百名泰國漢語教師提供赴華留學獎學金。

高棉

高棉共有華文學校80多所(包括公校和私校),學生近50000人,其中金邊公私立華校最多。潮州會館興辦的瑞華學校規模最大,分為正校和分校,公開200個班,教職員工有230多人,學生有11000多名,其中華裔學生占80%,其餘20%是高棉人的子女及個別越南華裔子女。客屬會館興辦的崇正學校、海南會館興辦的集成學校均有2000名左右學生,其他省、市的華校學生人數由幾百名左右的學生。在80多所學校當中,有15所設有國中班,只有瑞華學校開辦了相等於高中程度的專修班。高棉華文教育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和管理體系,包括統一學制、教材、師資調配等。

新加坡

新加坡是華人華僑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華文教育從開創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新加坡首先把華文學校推向了產業化與國際化,華文教育的信息化在東南亞國家處在領先地位。雖然新加坡各學校設華語為第二語言,但87%以上的華人能講流利的國語,75%的華人公務員通過了華語會話考試。新加坡不僅引進了高水準的華文教師,而且對本國華文教師進行多渠道的培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