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道教門派

華山是中國道教最早的發祥地之一,道教文化是華山文化的核心。華山道教有深厚的宗教文化積澱,它不僅集中體現了道家的信仰,而且也孕育著傳統的民族精神。華山全真派道教建構了華山的整體人文精神,他體現了中國傳統的人格理想。

簡介

華山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厚重載體,它既歸屬於宗教範疇,但又映射這諸多文化思想和藝術門類的光華。

華山道家文化極其玫麗多彩,有的演化為民間文學,有的演化為歷史掌故,世代相傳,令人神往;依山勢構築的道觀廟宇、石室洞府藏幽羅奇,招人尋跡;寓意奧秘的讖圖,任人破譯。

華山道教文化極其高雅,亦極其通俗。它吸引了千百萬庶民百姓、善男信女,他們不辭勞苦,訪聖祈福、頂禮膜拜,尋求精神的依託。平民的朝拜活動,影響到道教文化向民俗化和生活化的轉化。其中一部分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民眾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華山道教文化又極其淵博,它是中國道、儒、墨諸家的思想薈萃,同時也融匯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

發展歷史

由於華山道教文化的自身優勢,長期的朝拜者更是絡繹不絕。在過去,人們把登華山稱朝華山。“朝”,就是朝拜道教的諸聖,可見華山道教對人們精神生活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宗教活動逐漸引發了旅遊業的興起,華山由單純的宗教地位上升到綜合性的風景名勝地位。即使如此,在旅遊觀光者群中,參與宗教活動的仍占相當大的比例,其中不少人就是地道的香客。可以說,華山文化的主脈和本源,就是華山道教文化。沒有華山道教文化,也就沒有華山文化。

華山道教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史上,曾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依據黨的宗教政策,應該還它以應有的地位,使其得以批判的繼承和合理的發展,進而為社會主義服務,為華山旅遊服務。但由於歷史的滄桑,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劫難,道教宮觀慘遭毀壞,道教文化也遭到摧殘。撥亂反正後,人民政府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使華山道教文化開始復甦,但由於破壞嚴重,其恢復和發展尚需時日,當務之急是蒐集、挖掘、整理和研究這份文化遺產,為今後的華山道教文化的新繁榮,提供一些必要條件。這裡,僅根據有關普查資料,分類概述,以資借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