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

華夷

華夷,漢語辭彙。 拼音:huá yí 釋義:1、指 漢 族與少數民族。後亦指 中國 和外國。2、宋 元 時指國家的疆域。

引證解釋

1、指 漢 族與少數民族。後亦指 中國 和外國。

《晉書·元帝紀》:“天地之際既美,華夷之情允洽。”

《南齊書·樂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萬方來賀,華夷充庭。”

唐 杜甫 《嚴公廳宴詠蜀道畫圖》:“華夷山不斷, 吳 蜀 水相通。”

宋 蘇軾 《賜太師文彥博生日禮物口宣》:“卿勛在廟社,名聞華夷。”

清 龔自珍 《大誓答問第二十四》:“又譯字之人,必 華 夷兩通而後能之。”

2、宋 元 時指國家的疆域。

元 關漢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國,亡 宋 家舊華夷。” 王季思 註:“ 宋 元 時稱國家的疆域為華夷,因為它包括了少數民族地區。”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二折:“則俺那仁慈的明聖主,掌一統錦華夷,可則是平安了十萬里。”

明 《殺狗記·看書苦諫》:“再整舊華夷,重覩江山麗。”

虔舜之名重華,固與其屬華族有關,華族的淵源則與“昊”字密切相連。太昊、少昊之名源起於太陽崇拜,大汶口文化有與太陽有關的陶文。從字形上看“昊”字就是“天”上有一個“日”字。大汶口陶尊符號上面是太陽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個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國古代祭太陽的習慣,都是在山頂上,架著柴火燃燒祭祀太陽。符號上面是太陽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個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國古代祭太陽的習慣,都是在山頂上,架著柴火燃燒祭祀太陽。

東夷首領太昊和少昊,都被尊為太陽神,他們的名字昊字,就是天頂著紅日,泰山位於最早看到日出的東方,於是東夷人由太陽崇拜、東方崇拜,逐步演化為泰山崇拜。夷,從大從弓,東方之人也。泰山作為中國五嶽之首和華族發源地,不僅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並且是古代華夏文明和信仰的象徵。

已故優秀學者莊春波先生於1996年率先提出《華夏東西說》。他認為:華與夏原本不是一回事,華為族名,得之於虞舜之名重華。從文字學上講,“昊”字聲紐字義本與“華”同,為雙聲音轉,字義相同,華族即昊族。華族初在東方,後逐漸西遷,主要表現在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向西傳播的過程,太昊、少昊分別是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代表。龍山文化無疑是繼承大汶口文化而發展出來的,少昊與太昊是繼承關係,少昊部落是從太昊部落分出來的。在太昊的旗幟下,多民族團結和合,統一為中華一家。太昊因此而成為中華民族血緣和文化的廣泛代表。

華族文化的發展孕育,是在大汶口文化早期開始的。至大汶口文化晚期,由於太昊集團的崛起,,華族文化成為中華歷史舞台上的一面旗幟;其發達的生產技術水平,先進的思想文化意識,嚴密的禮儀規範制度,都對中原及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到龍山文化早期階段,長江、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均相繼進入龍山時代,華族文化的主要因素,基本上已與中原文化融為一體,並進一步孕育發展新的文化群體,到龍山文化中後期已經形成新的文化集團。所以,龍山文化早期階段,可以視為華、夏文化的融合期,也是華夏文化東西分野的結束期。

隨著華族文化的西遷,華夏文化融合為一,完全可以認為中華歷史文明已基本形成。

孟子曾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后聖,其揆一也。”虞舜被尊稱為中國先聖。顯而易見,這裡的“中國”應該包含“東夷之人”和“西夷之人”。早在堯舜禹時代,就形成了“天下一體”、“華夷一體”(中華一體)的觀念。堯舜分天下為九州,將東至海、西至流沙,形成“九州”、“五服”的“天下一體”體系。其中所反映的“華夷一體”、“天下一體”、“中華一體”的觀念,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這種“用夏變夷”和“用夷變夏”的互相轉換中,加深了雙方的了解和民族之間的認同,並在雙方聯繫不斷增強的基礎上,逐漸凝聚到一起,為中華民族的最終形成作出了重大貢獻。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圖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圖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圖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圖

“華”和“夷”字在山東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600至3300年)的東夷骨刻文字中已經出現。引(丁再獻、丁蕾著《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文稿總編審:丁再斌)第十九章第二節,“華”在第778頁,“夷”在709頁,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附:“華”、“夷”二字之骨刻文演變。

相傳大舜作為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歷來被列入“五帝”之中,奉為中華至聖。考古出土的戰國簡牘《清華簡·保訓》曰:虞舜傳承“中道”:“測陰陽之物,鹹順不逆,舜即得中”。舜名重華,傳承中道,即得中華。因此,大舜作為著名的東夷族首領,為了統一部落並共同治水而做出很大的努力,“天下一體”、“華夷一體”,推出民主議會禪讓制,公天下,不僅是現代民主文明的先驅者,並且是中華多元一體化的先驅者,表現出大中華主義精神。

“中華”一詞,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其源可溯自“中國諸華”。“中國諸華”一語見於漢朝高誘注《呂氏春秋·簡選》。意思是“中國諸聖人的後代”。“中華”一詞作為一個超越當時漢族、兼容當時內遷邊疆各族的概念被響亮提出。能否居中華正統,在當時成為一個政權是否能在社會輿論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資格的潛在標準。因此,內遷各族所建政權均從血統、地緣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聖人後代、理當居中華正統的根據。居中華之地,居先王之國,理所當然為中華正統。

中華民族內部結構來看,數千年來,內部各族族稱在不斷變化,大約數百年一易。族稱的演變顯示出其中歷史內涵的變化;一些族興起了,一些族衰亡了,一些族遷徙了,一些族與別的族融合後改換族稱了。儘管中華民族的內部結構在不斷變化,特別是中原政權的更迭,常常導致一些族群向邊疆乃至海外遷徙;而另一些邊疆族則向中原匯聚,並建立政權。但不管其內部怎樣變化,中華民族本身始終是一個數千年以來包容中國境內民族共同發展的恆久的主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