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演變
華嚴頂古為玉皇亭(道教稱謂),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通融、慧先二僧相繼擴建為寺,取名華嚴頂,後又幾毀幾建。
清乾隆、嘉慶年間,臥雲庵見無禪師法嗣昌文真秀監華嚴頂院事,於嘉慶甲戌(公元1814年)開始,續修見無禪師以下臨濟宗譜系,令其徒孫能環赴巴蜀、江蘇、雲貴等地,參學考訪,終於在道光丁未(公元1847年)完成,分別譜寫18部,本山永慶寺、華嚴頂、榮縣饒家寺、隆昌覺華寺、榮昌觀音閣、牛華溪古佛寺等18個寺院各存一部,民國時有人曾在永慶寺果笑上人處見之,但今已難覓。
華嚴頂下原有蓮花寺,“文化大革命”期間垮塌。
華嚴頂的“華嚴”二字,按佛教有二個解釋:一解釋是因寺位於萬行如華(花),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二解釋“華嚴”意指《華嚴經》,因此經是佛教中最為上乘之經典,以經名為寺之名,示佛地莊嚴之意。
華嚴頂一帶森林中棲息著一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小熊貓,農民稱“九節連”,因為它是綜紅色,尾巴有九道白色環,象一根鞭子;另外還有一群群的紅腹角雉(俗稱野雞)在林中覓食,有時還會竄到路上來,見人不驚。
自然風光
華嚴頂在峨眉山九嶺崗上,一峰聳翠,直摩雲表,峰頂就是華嚴頂,其四周雲遮霧蓋,下臨天梯,仰瞻金頂之奇,俯覽玉筍之秀。
華嚴頂附近有九龍井、桂花洞,相傳在創建該寺時,因地無水源,老僧夢神指示,就地挖鑿,水即湧出……此地風景險奇,可俯視諸寺諸峰,聲至遇仙寺、九老洞。
登上華嚴頂,可觀金頂、九老洞、萬年寺等山景,晴天還可以看到峨眉城區,所以這裡有“小金頂”之稱,“華嚴觀雲”是峨嵋山著名景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