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CNU)是華南師範大學二級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成立於2002年1月,是在原華南師範大學電化教育系的基礎上,通過增設傳播學、攝影2個本科專業而組建起來的。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3個教學系,設4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有在職教職工89人,在校全日制博士生20人,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04人,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生19人,在職教育碩士65人,澳門自費兼讀制碩士研究生44人,順德研究生課程班63人。

辦學歷史

1975年,華南師範大學成立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室。

1980年,學校將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室與學校電教科合併為學校電教中心。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

1983年,學校成立電化教育系。

2002年,學校成立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2003年,學院教育技術學評為省級名牌專業。

2005年,學院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7年,學院教育技術學評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特色專業,獲批國家級信息傳播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2009年,學院設立新聞學專業,與廣州遠程教育中心共建教育技術學博士後科研基地,共同實施“教育信息化支撐技術與套用創新研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2010年,學院獲批廣東高校計算機網路與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年,信息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獲批廣州市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2011年,學院教育技術學評為省級重點專業,獲批廣東省信息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重點研究基地。

2012年,學院獲批廣州市新媒體與文化創意產業重點研究基地,與鳳凰衛視組建華師鳳凰國際學院,獲批獲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2013年,學院獲得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立教育技術學系、新聞傳播系、攝影系3個教學系,設4個本科專業。

專業設定 
專業名稱類別
教育技術學(師範) 師範
教育技術學 非師範
新聞學 非師範
傳播學 非師範
攝影---
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在職教職工89人,專任教師67人,博士生導師18人,教授19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學位41人;有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成員各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秘書長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與方法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南粵優秀教師(教壇新秀等)3人、珠江學者1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課程教學團隊(2009)

傑出人才 
國家級教學名師:桑新民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柯清超 廣省級教學名師:李克東、謝幼如、徐福蔭 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況姍芸、柯清超、黃昌勤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全國多媒體教學軟體製作與培訓基地,全國教育技術培訓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廣東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廣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專業建設點1個,廣東省名牌專業1個,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育技術學(2007)

廣東省名牌專業:教育技術學

廣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專業建設點:教育技術學(2011)

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傳播學(2010)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信息傳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

廣東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信息傳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名稱立項時間
國家級精品課程 《學習科學與技術》 2003
《教學設計原理與方法》 2004
《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 2008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計算機輔助教育》 2008
省級精品課程 《信息技術教育理論方法》 2007
《教育傳播學》 2008
資料來源:

•教學成果

1989年以來,學院連續六屆取得七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2項。

獲獎項目獎項獲獎時間
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創辦我國第一個電化教育本科專業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優秀獎1989
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3
教育技術專業綜合技能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
多媒體和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
高校網路資源共建共享與課程教改的研究與實踐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構建“四個相結合”現代遠程教育專門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創建“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促進教育技術學專業實踐創新人才培養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

•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教育技術學

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教育技術學

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教育技術學

•學科授權目錄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教育技術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教育技術學、傳播學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1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州市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

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信息傳播與創意產業研究基地

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高校計算機網路與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智慧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雲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測評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州市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信息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

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教育信息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科研統計 科研統計

2006-2010年期間,學院累計承擔各級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8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6項,總經費超過900萬元;出版專著15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發表論文45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論文3篇,SSCI收錄論文2篇,EI收錄論文8篇,CSSCI收錄論文150餘篇;獲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

文化傳統

院徽

院徽 院徽

院徽中的主體形象為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教育信息技術英文的首字母i、t、e。字母的線條流暢幹練,整體帶有旋轉動勢,用簡化抽象的手法表現了旋轉中的地球、學習中的人,及人與地球和外界的一種互動關係。

它象徵人要不斷適應外界的變化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學習成為一種必然和必須。而教育信息技術就是通過研究各種能夠有利於幫助、促進人的學習的各種因素、各種媒介、技術(特別是網路技術),從而達到教育人、最佳化人的學習的一個學科。

標誌的著色為:紅、綠、藍,也就RGB色,是構成繽紛世界一切顏色的三種基本色光色。代表著教育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色彩、圖像的形象性、親切感。

院訓

團結、拼搏、求實、創新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黃慕雄
書記陳雄輝
副院長趙建華、謝幼如、張學波
副書記王莉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