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天津——華北大戰
為了不失時機地殲滅傅作義集團,使東北野戰軍首長明了當前形勢和中央軍委的決心,1948年11月17日22時,周恩來起草了以中央軍委名義發給羅榮桓、劉亞樓的電報。
電文首先分勢析了當時全國的戰爭形,指出:正在進行的淮海戰役,我軍已經殲滅黃百韜兵團5個軍10個師的大部,餘部亦將就殲。在我軍勝利的威懾下,蔣介石必將考慮其長江防線問題。但他在長江下游南北兩岸只有18個師;白崇禧控制的23個師,在長江中游布防,不能離開。他要加強長江防線,只有從華北和西北兩處調兵。西北胡宗南的31個師還擔負著掩護四川和西南的作戰任務,不敢輕易調動。這樣他能調動的機動兵力就只有華北由傅作義統一指揮的44個師中抽調蔣系24個師。從各種跡象看,蔣介石有可能不調華北的兵力,或者傅作義不服從調動,“但是,我們的計畫應當放在他可能調動一點上”。電文又強調指出: “從全局看來,抑留蔣系24個師及傅系步騎16個師於華北來消滅,一則便利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二則將加速蔣匪統治的崩潰,使其江南防線無法組成”,“但欲抑留蔣、傅兩部於華北,依華北我軍現有兵力是無法完成的”。 這就是說,從戰略全局考慮,東北野戰軍必須早日揮師入關!於是,中央軍委決定,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會同華北軍區部隊發起平津戰役。
羅榮桓看著電報,都深感中央軍委分析形勢精闢,戰略眼光遠大。 不讓敵人逃跑的問題,是這樣尖銳地擺在東北野戰軍面前。這個指示一傳達,指戰員們人人鬥志高昂,個個摩拳擦掌,一致表示: 早日打進關內去,決不能讓敵人跑掉!
1948年11月18日定下東北野戰軍提早入關的決心,電示羅榮桓、劉亞樓: “立即令各縱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於21日~22日全軍或至少8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不使敵人逃跑。” 羅榮桓、劉亞樓19日復電,遵令於22日出發(後經中央軍委批准於23日出發)。 中央軍委制定的作戰方針,其目的是將傅作義集團抑留華北平、津、張地區就地殲滅,不使蔣介石加強長江防線,以加速全國解放的進程。 就地殲滅傅作義集團,首要的問題是能否抑留、抓住敵人。因為此時東北野戰軍尚未入關,僅靠我華北軍區的現有兵力還不足以完全消滅敵人。那么,就要想法抓住敵人,不讓其逃跑。
全局在胸,精心運籌,決定首先從西線發起攻擊,攻其必救,引敵西援,為東北我軍主力入關爭取時間,先完成分割包圍,再各個殲敵,作出了環環相扣的部署: (1)華北第3兵團迅速由集寧東進,包圍張家口之敵;華北第2兵團由曲陽進至易縣、紫荊關,東北先遣兵團在薊縣待機。待敵西援後,該兩兵團迅速切斷平張線,協同華北第3兵團攻打線上諸敵。 (2)東北主力入關後,切斷平津、津唐、唐塘之間的聯繫,完成分割包圍,爾後會同西線部隊從容各個殲敵。同時,為穩住傅作義和隱蔽戰略意圖,除決定撤圍歸綏和停攻太原外,令東北野戰軍主力走熱河、出冀東,不走山海關,夜行曉宿,秘密入關;還實施了戰略偽裝、欺騙措施,在東北野戰軍出發後,又指示新華社、廣播電台多發表東北野戰軍在瀋陽等地祝捷、慶功、練兵、開會以及在瀋陽地區活動的訊息,以假隱真,以迷惑麻痹敵人。 此外,中央軍委還趁民主人士符定一到石家莊傳遞傅作義有和談意向之機,設法轉告傅作義派正式代表來談判,以穩住傅作義,使其不下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