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

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即哈爾濱華俄道勝銀行,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77號,建造於1902年,現在是黑龍江省工商聯合會。

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
哈爾濱華俄道勝銀行,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77號,建造於1902年,現在是黑龍江省工商聯合會。
這座建築風格有著法國文藝復興建築的特點。文藝復興建築肇源於義大利,在義大利風格上,法國設計師設計出一種“法式”柱式:柱身呈帶狀,上有厚薄交替的凹槽和裝飾環。我們從紅軍街77號的老樓房上可以看到這些特徵。採用雙壁柱和轉角部分四個壁柱,看上去挺別致。另一方面,它採用的方底穹頂是法國文藝復興建築中常見的形態。老虎窗沿變化成裝飾性檐窗。整個建築和諧、明朗、充滿力量,雖然已經歷了一百多個春秋,依然以他粗線條的勾勒,吸引觀者的注意力。
這座建築物,在當年的中東鐵路建設中聲名顯赫。今天,我們仍然能在一些留存下來的老明信片上看到它的影像。1896年,沙俄以同清政府合辦為名,在中國開設了華俄道勝銀行。當時的華道銀行主要業務就是為中東鐵路建設籌集資金,在以哈爾濱為樞紐的中東鐵路沿線發行了大量的俄國盧布,老百姓稱之為“羌帖”。1898年,沙俄首先在哈爾濱香坊設立了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泛稱為華俄道勝銀行。1902年,為適應其日益擴大的需要,又在南崗紅軍街興建了這座銀行大樓,成為華俄道勝銀行的駐地。1909年以後,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支行,管轄寬城子(吉林長春)、海拉爾、齊齊哈爾等地的銀行網。
據《黑龍江志稿》記載,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後,華俄道勝銀行發行了數以億計的“羌帖”,“遂通行於路線所經之地,操縱財政,市間不見官帖”。當時,在哈爾濱流通的“羌帖”,有沙皇羌帖(羅曼諾夫紙幣)、克倫斯基票、高爾察克票(俗稱“黃條子”)、謝米諾夫票(俗稱“白條子”),還有中東鐵路局長霍爾瓦特發行的霍爾瓦特票等六、七種。中東鐵路的收支,工資的發放,甚至市民的日常交易,一律使用“羌帖”。迫使中國的銀行、官帖不能正常使用。當時,南崗、道里、道外有五十三家“錢莊”,經營各幣種的兌換。由於行情漲落不一,特別是盧布貶值猛烈,“羌帖”頓時變成了一堆廢紙,給哈爾濱老百姓帶來了不可彌補的災難。
隨著沙俄在哈爾濱的殘餘勢力的最後垮台,華俄道勝銀行於1929年9月宣告停業。1945年前蘇聯紅軍收復使用權。解放後,黑龍江省公商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委員會等都先後在此辦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